• 智均力敌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 直言正色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 甄奇录异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李肃、周条、石幹十一人,甄别形状。”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李肃]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以此服之。”
  • 所向无敌

    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 搜章摘句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 穷兵黩武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 倾家荡产

    三国志·蜀书·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 轻才好施

    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 民殷国富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开诚布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