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均力敌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 秘而不宣

    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 乐不思蜀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开门揖盗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 感恩怀德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
  • 晨兴夜寐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 不以为意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 冰散瓦解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嘏对曰”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战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 擿奸发伏

    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自太祖迄于咸熙,魏郡太守陈国吴瓘、清河太守乐安任燠、京兆太守济北颜斐、弘农太守太原令狐邵、济南相鲁国孔乿,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
  • 志同道合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