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第后读书院咏物[一]十首上礼部李侍郎 药臼[一]
器重性仍坚,登庸响即传。
口因良药苦,心为中规圆。
继务精三代,轮攻孕十全。
终齐善救理,莫谓枉陶甄。
([一]刘云:「『臼』与『救』同,声为上去,故可作音源。
」)。
-
吊王将军(伯二五六七[一])
漂姚[二]北伐时,深入强千里。
战酣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今与山鬼隣,残兵哭辽水。
(殷璠天宝末编《河岳英灵集》,收此诗于常建名下,幷在评语中引及。
原卷于陶韩名下存诗九首,其一为《古意》。
《全唐诗》已收归陶韩,其二即本诗,后七首均李白诗。
据此推测,此诗似非陶韩作。
)([一]《中华文史论丛》编辑室云:「《吊王将军》一诗《全唐诗》已收入《常建集》中。
」刘说同。
[二]漂姚指霍去病,《汉书》作「票」,或「骠」。
)。
-
伤河龛老人[一]
老人甲子难计论,耳中白毛三十根。
钓鱼几年如一日,船舷数寸青苔痕。
人生性命必归正(止)[二],(「正」,原卷作「止」。
)精魂伤夫[三]向流水。
(「魂」,伯二五六七卷作「魄」。
)月如钩在轮影中,风似人来𥭳(荻)声里。
蒲叶高低没钓矶,破舟仍系绿杨枝。
水流不为人流去,鱼乐宁知人乐时。
土龛门前一行柳,独引青丝织鱼笱。
柳花漠漠飞复飞,鱼笱如今落谁手。
余嗟老人多悲辛,老人昔日伤几人;人情相掩且相叹,不喜河头秋与春。
([一]此诗亦见伯二五四四卷,题作《老人篇》,但差白字太多。
[二]依刘校。
[三]「精魂伤夫」伯二五四四卷作「精丑香风」,俞云:「精魂伤夫」当从伯二五四四卷作「精魄」〖「丑」是「魄」误〗,因此四字正和下文相应。
精魄指月,下文「月如钩在轮影中,风似人来荻声里」,足证「香风」二字不误。
刘校「『夫』当为『失』字之误」。
)。
-
□□(伯三八八五[一]三六一九) 二
□□(明时)[一]奉遣出(别)皇(黄)州,行至汉阳南渡头。
春风不解传乡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一]此第二首,又见伯二五五五卷,校其缺字异文三事。
又「渡头」作「度」,「乡信」作「香」,不及原卷〖伯三八八五〗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