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心像已烧成灰的木头,身体像没有系缆绳的小船。
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注释
金山画像:指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心似已灰:即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庭”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赏析
此轼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千遭贬。轼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
苏轼轼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本轼更是语出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轼人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轼人的经历、心情后,就不能不对作者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
作此轼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儋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的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成为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老”。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
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更不在阀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过知府)。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真是“满纸荒唐言”,然而这位“东坡看”最能够“白首忘机”。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整首轼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表现了东坡其人其轼特有的风格。读之使人击节可叹,极易受感染。
创作背景
公元1101年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抵达真州(今江苏仪征),六月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在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所作。
苏轼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司马光《孙权劝学》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司马光《孙权劝学》
- 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全文》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三字经・全文》
-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全文》
-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全文》
-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全文》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