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文言文的名句
5 / 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欧阳修《丰乐亭记》
- 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 薄狩于敖,既璅璅焉。 张衡《东京赋》
- 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 李朝威《柳毅传》
-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晁错《论贵粟疏》
- 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 高启《游灵岩记》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 佚名《乐毅报燕王书》
- 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刘向《司马错论伐蜀》
- 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 司马迁《魏公子列传》
- 夫人李氏。 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 高启《游灵岩记》
-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班固《幽通赋》
- 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 《蹇材望伪态》
- 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 《蹇材望伪态》
- 永安宁以祉福,长与大汉而久存。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 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岩险与襟带? 张衡《东京赋》
- 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 方苞《狱中杂记》
- 自我高祖之始入也,五纬相汁以旅于东井。 张衡《西京赋》
-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范晔《乐羊子妻》
- 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欧阳修《菱溪石记》
-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欧阳修《画地学书》
- 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宋玉《高唐赋》
- 览大易与春秋,判殊隐而一致。 左思《三都赋》
- 俄而未霰零,密雪下。 谢惠连《雪赋》
- 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张衡《东京赋》
-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 前出师表》
-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 《蹇材望伪态》
- 霰淅沥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 谢惠连《雪赋》
-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刘向《三人成虎》
-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
- 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 顾临太液,沧池漭沆。 张衡《西京赋》
- 父遂呼其子问之。 苏轼《富人之子》
-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庄周《逍遥游(节选)》
- 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 《樵夫毁山神》
- 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 左思《三都赋》
-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沈德潜《游虞山记》
- 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 班固《幽通赋》
- 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尊赤氏之朱光,四灵懋而允怀。 张衡《东京赋》
-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 瓌货方至,鸟集鳞萃。 张衡《西京赋》
-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 要绍修态,丽服飏菁。 张衡《西京赋》
- 后宫则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凰鸳鸾。 张衡《西京赋》
- 天将复兴王氏也欤! 苏轼《三槐堂铭》
-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柳宗元《驳复仇议》
- 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 班固《西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