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的名句
4 / 2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客中初夏》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春景》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二首》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苏轼《蝶恋花・春景》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