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人的名句
4 / 7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屈原《湘夫人》
-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班婕妤《怨歌行》
-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曹植《白马篇》
-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温庭筠《苏武庙》
-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白居易《长恨歌》
-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虞集《挽文山丞相 / 挽文丞相》
-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唐寅《美人对月》
-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李益《塞下曲》
-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苏轼《贾谊论》
-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 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孙光宪《河传・风飐》
-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两汉乐府《陌上桑》
-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杜甫《武侯庙》
- 秦围赵之邯郸。 佚名《鲁仲连义不帝秦》
- 吾何行如之? 佚名《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两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并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
-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屈大均《读陈胜传》
-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杜甫《赠李白》
-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 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 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欧阳修《泷冈阡表》
-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 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 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李白《王昭君二首》
-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虞集《挽文山丞相 / 挽文丞相》
-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 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 柳永《倾杯・离宴殷勤》
-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唐寅《把酒对月歌》
-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齐己《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