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狱咏蝉

    骆宾王骆宾王 〔唐代〕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 一作:不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述怀

    魏征 〔唐代〕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 过秦论

    贾谊贾谊 〔两汉〕

    上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篇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下篇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 行行重行行

    佚名 〔两汉〕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 圆圆曲

    吴伟业吴伟业 〔清代〕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 渔父怨三章・渔父怨

    张弼 〔明代〕

    渔父怨,怨皇天。

    海鲜满网,南风作颠。

    踯躅海岸,筏不能前。

    鱼烂于网,冰泮于船。

    归来叹息忍饿眠,恶少敲门催网钱。

    渔父怨,怨贼徒。

    既解我网,又截我蒲。

    捉人邀赎,髡笞剥屠。

    贷钱往赎,侑以尊壶。

    赎得归来裳也无,官军相见其胡卢。

    渔父怨,不怨人,不怨天,只怨海上无良田。

    耕田还租得安坐,满海黄金亦不作。

    可伤连岁苦凶荒,老农全家受寒饿。

  • 奉制文武诗・其四

    徐溥 〔明代〕

    百官俸禄总膏脂,戒石亭前有训辞。

    看取汉家青白吏,寸心惟许老天知。

  • 采芳园六咏・其五 雨花庵

    张元凯 〔明代〕

    精室非招提,绣佛何然有。

    天花座上飞,为问染衣不。

  • 抚州

    杨奂 〔金朝〕

    北界连南界,昌州又抚州。

    月明鱼泊夜,霜冷鼠山秋。

    为客无时了,劳生有许愁。

    残年婴世网,吾欲谢浮鸥。

  • 念奴娇・寿洪云岩

    牟巘 〔元代〕

    山之天目,蔚苕峣、第一最佳泉石。

    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

    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

    苍崖赤子,而今谁为苏息。

    昨夜凉透西风,玉绳晚澹,喜见归鸿入。

    十二虚皇凝伫久,飞下陆离宸画。

    绣卣使名,洪枢衔位,催缀新班立。

    旗常婀娜,要陪沙路清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