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拼音版)

司马光 〔宋代〕

(sòng)(gōng)(zhāng)(pàn)(guān)(zhī)(wèi)(zhōu)()(xīn)()()

guāng sòngdài

yànniányóujīnchéngshíqiū

sōngjiānzhōngshíbiànliú

jìnjùnfēiqīngshíjièchóu

yuánchūnzhúměijūnyànchuíniú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光标停留在标红文字上会显示剩余拼音。

注释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也特指考取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几:此处指书案。

松坚二句:意为苦学破难关,鱼变飞上天。发石,剖开石头。鱼变,鱼变化为龙。语本《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莫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后以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近郡:古谓距王城五百里之外为近郡,指邻近京城之郡。北宋时的京城是汴梁(今开封),卫州府治(府衙)位于今河南汲县。

飞檄:飞马传递的军情文告。

清时: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借筹:代人策划。

军宴:稿劳军人的宴席。

椎:用木棰砸死。

题解

送十年前的学友龚章赴卫州做判官,先忆同窗之谊,再赞其苦学成材不易,又勉励其忠于王事,后写赴任地风物之胜。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2条名句 ►1269篇诗文

评论

欢迎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