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作者
6 / 77页 - 朝代
于石〔元代〕
(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
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紫岩诗选》三卷。
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谢翱〔元代〕
(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臯羽,自号晞髪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
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
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咨事参军。
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
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
著有《晞髪集》、《西台恸哭记》、《天地间集》等。
事见《晞髪集》附录方凤《谢君臯羽行状》、吴谦《谢君臯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髪遗集》(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张玉娘〔元代〕
娘,字若琼,号一贞居士,松阳(今属浙江)人。
适沈佺,未婚,夫早死(本集卷下《哭沈生》)。
玉娘宋亡后尚存世(本集卷上《王将军墓》序),未几亦卒,年二十八。
有《兰雪集》二卷。
事见本集附明王诏《张玉娘传》。
张玉娘诗,以李氏宜秋馆据曲阜孔氏藏旧钞本校刊本为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松阳县刊本(简称松本)。
方凤〔元代〕
(一二四○~一三二一),字韶卿,一字景山,号岩南,浦江(今属浙江)人。
宋末入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恩授容州教授,因宋亡未赴。
归乡,名其斋为存雅堂,学者称存雅先生。
与寓浦阳之谢翱、吴思齐等结为汐社,联络故老,期望恢复。
元至治元年卒,年八十二。
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已佚。
清初,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编为《存雅堂遗稿》十三卷,于顺治十一年刊刻。
事见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清乾隆《浦江县志·文苑》有传。
方凤诗,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
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刘因〔元代〕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龚璛〔元代〕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
陈草庵〔元代〕
陈草庵(1245——约1330),名英,字彦卿,号草庵,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元代散曲作家。曾任监察御史,中丞等职。现存小令二十六首。元·钟嗣成《录鬼簿》称其“陈草庵中丞”,名列前辈名公之中。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以为陈草庵名英,曾任宣抚,延初拜河南省左丞。门岿继考其人,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析津(今北京)人。元代张养浩《云庄类稿》卷九《析津陈氏先茔墓碑铭》引陈英自述,叙其家世及任职历程甚详(见《元曲百家纵论》第七三页),可备一说。其存曲多愤世嫉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