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作者
22 / 34页 - 朝代
孙中山〔近代〕
孙中山(1866—1925年),本名孙文,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创办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著有《孙文文集》。
李炳灵〔近代〕
?-1919后,字可渔,垫江(今四川省垫江县)人。光绪五年(1879)中举,后选授德阳县教谕,曾与谢必铿重修《垫江县志》。据《垫江中学校史》,1907年任垫江中学前身忠州学堂堂长,1912及1919任垫江县立中学校校长。
梁季子〔近代〕
梁季子(1871—1910),名正铭,字又新,署季子,以季子闻于士林。四川长宁县人。年三十,举于乡。家贫不能自存,乃赴贵阳陆军学校教授国文,后又赴龙州督治偷渡之事,卒于龙州。有《萱泽堂诗存》。
劳思光〔近代〕
劳思光(1927—2012),生于陕西西安,本名荣玮,字仲琼,号韦斋,祖籍湖南长沙,当代汉语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年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转赴台湾,1952年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4年起出任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劳思光学贯中西,著作极丰,无论文、史、哲学,乃至金石考证等方面,皆有论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出版以后被港台大专院校广泛采用为指定教材。2012年10月21日在台北逝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