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作者
11 / 975页 - 朝代
晏几道〔宋代〕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董嗣杲〔宋代〕
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
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
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
宋亡,入山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
著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
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为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为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为第十卷。
程俱〔宋代〕
(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监舒州太湖盐场,以上书论事罢。
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临淮县,官满后寓吴。
因叶梦得荐为著作佐郎,未几出管勾岱岳观。
宣和二年(一一二○),赐上舍上第。
三年,除礼部员外郎,以病告归。
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自太常少卿知秀州,金兵据临安,弃城退保华亭。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五卷,擢中书舍人。
二年,因言事为言官论弃秀州事,罢职求举江州太平观。
秦桧当政,诏除集英殿修撰、徽猷阁待制,皆不赴。
十四年,卒,年六十七。
有《北山小集》四十卷。
事见宋程瑀《程公行状》(四部丛刊续本《北山小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程俱诗,以《四部丛刊》续编所收影宋抄本《北山小集》为底本,书中遇“构”、“慎”等字均空缺,注云“犯御名”,钱大昕谓当是“淳熙以前物”。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印肃〔宋代〕
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
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
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
十三年,归寿隆。
二十三年,主慈化寺。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
五年卒,年五十五。
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李清照〔宋代〕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柳永〔宋代〕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程颢〔宋代〕
(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
历鄠县、上元主簿,泽州晋城令。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以吕公著荐,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
三年,因与新法不合,恳求外任,除权发遣京西路提点刑狱,固辞,改差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
七年,监西京洛河抽税竹木务。
元蚟元年(一○七八)知扶沟县。
三年,罢归居洛讲学。
六年,监汝州酒税。
八年,哲宗立,召为宗正寺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理学奠基人,早年从周敦颐学,世并称二程。
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门人整理其日常讲录、经说等,后人与程颐著作同编入《二程全书》。
《宋史》卷四二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四、《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一有传。
程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八年陈宣刻本(简称弘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万历二十年蒋春芳刻本(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同治十年涂宗瀛六安求我斋刻本(简称涂本),并从《后村千家诗》等书辑得集外诗三首,合编为一卷。
葛胜仲〔宋代〕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杨亿〔宋代〕
(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
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
四年,直集贤院。
至道二年(九九六)迁著作佐郎。
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
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
三年,召还,拜左司谏。
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
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
三年,为翰林学士。
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
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
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
四年,复为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
谥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
所著《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
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昆酬唱集》二卷。
《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为底本。
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
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昆酬唱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
另从《宋文鉴》、《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