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作者
14 / 975页 - 朝代
钱时〔宋代〕
(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
早年从杨简学,为朱熹所重。
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
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
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
淳祐四年卒,年七十。
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
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
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
编为二卷。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晁冲之〔宋代〕
之,字叔用,一作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
说之、补之从弟。
晁氏以文学世家,冲一未中第。
哲宗绍圣党事起,说之、补之俱罹党籍,冲之独隐居具茨山下,世称具茨先生。
约卒于宋南渡时,官终承务郎。
有《晁具茨先生诗集》,吕本中以之列入《江西诗派图》。
事见俞汝砺撰《晁具茨先生诗集序》。
晁冲之诗,以清乾隆刊《晁具茨先生诗集。
十五卷为底本,校以明永乐抄一卷本(简称永乐本,藏山东大学图书馆),明嘉靖刊晁氏宝文堂本(简称宝文堂本,藏北京图书馆),《丛书集成》本(简称丛书本,系据《海山仙馆丛书》排印)。
辑得集外诗三首,附于卷末。
葛绍体〔宋代〕
体,字元承,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黄岩(今属浙江)。
早年师事叶适(《水心文集》卷六《送葛元承》)。
仕历不详,据集中作品观察,曾在嘉兴等地做过地方官,亦曾寓居临安。
有《东山诗文选》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东山诗选》二卷。
事见《郡斋读书志》附志卷五下、《澉水志》卷下。
葛绍体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行海〔宋代〕
海(一二二四~?)(生年据本集卷上《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题信笔十首》推算),号雪岑,剡(今浙江嵊县)人(同上书《归剡》)。
早年出家,十五岁游方,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住嘉兴先福寺(同上书《丁卯秋八月奉檄住嘉兴先福寺》)。
有诗三千余首,林希逸选取其中近体二百余首为《雪岑和尚续集》二卷。
事见本集林希逸跋。
释行海诗,以《雪岑和尚续集》抄本(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日本宽文五年(一六六五)刻本(简称日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
洪适〔宋代〕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释文珦〔宋代〕
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於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
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
终年八十余。
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
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王令〔宋代〕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何梦桂〔宋代〕
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
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
召为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为,引疾去。
入元累征不起。
有《潜斋集》十一卷。
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宋徽宗〔宋代〕
宗赵佶(一○八二~一一三五),神宗第十一子。
哲宗即位,封遂宁郡王。
绍圣三年(一○九六),封端王。
元符三年(一一○○),即皇帝位,改元建中靖国。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二月,金兵攻宋,禅位皇太子,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
在位二十六年,建元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父子俱为金人所虏北行。
高宗绍兴五年,卒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一带),年五十四。
七年,凶问至江南,谥圣文仁德显孝皇帝,庙号徽宗。
赵佶书画俱有功力,著作大多已散佚,传世仅有《宣和御制宫词》三卷等。
事见《宋史》卷一九至二二《徽宗纪》。
宋徽宗诗,以宋刻《四家宫词》本《宣和御制宫词》(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明毛晋绿君亭刊《二家宫词》本(简称绿君亭本),编为三卷。
有为前人疑为他人所作者,在诗末加按;重见他集者,入存目备考。
《道藏》本宋张商英《金录斋三洞赞咏仪》所收道词,以《玉音法事》所载校补,编为第四卷。
他书辑获之诗,编为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