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作者
15 / 975页 - 朝代
宋庠〔宋代〕
(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
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
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为仁宗亲信。
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
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
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
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
谥元献。
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
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为《元宪集》四十卷。
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
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杜耒〔宋代〕
(?~一二二七),字子野,号小山(《诗家鼎脔》卷上),南城(今属江西)人(《江西诗征》卷一九)。
尝官主簿(《石屏诗集》卷二《拟岘台杜子野主簿寓居》)。
后入山阳帅幕,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
事见《续资治通鉴》卷一六四。
今录诗十九首。
陈傅良〔宋代〕
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
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
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
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
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
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
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
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
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
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吴文英〔宋代〕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姜特立〔宋代〕
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
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
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为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
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
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
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
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
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
八十岁时尚存世。
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
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
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复灞桥风雪间思也。
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鸡肋,不忍弃也。
故录之,名曰《续稿》。
刘宰〔宋代〕
(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
历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
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
其间虽一再征召,皆不就。
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
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
《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仑刻本(简称万历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郑刚中〔宋代〕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陶弼〔宋代〕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