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仲弓〔宋代〕

    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

    仲参兄。

    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

    继为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

    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

    有《苇航漫游稿》,已佚。

    《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

    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为《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为第五卷。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钱惟演〔宋代〕

    演(九六二~一○三四),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吴越王俶之子。

    归宋,累迁左神武将军(《东都事略》卷二四本传、《隆平集》卷一二)。

    真宗咸平中召试学士院,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擢知制诰。

    给事中。

    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为翰林学士。

    天禧四年(一○二○)为枢密副使(《学士年表》、《隆平集》)。

    仁宗即位,为枢密使,俄罢知河阳。

    天圣三年(一○二五)加同平章事判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

    八年,判陈州,权江宁府。

    明道二年(一○三三)以泰宁军节度使判河南府(以上同上书卷一○九)。

    景祐元年卒,年七十三(《全宋词》卷一)。

    谥思,改谥文僖。

    有《典懿集》、《枢庭拥旄》前后集、《伊川汉上集》等(《东都事略》、《隆平集》),皆佚。

    《宋史》卷三一七有传。

     钱惟演诗,见于《西昆酬唱集》者,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周桢、王图炜注本(简称清注本)、中华书局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简称王注本),编为卷一,另从《湘山野录》等书所录诗,编为卷二。

    韩元吉〔宋代〕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杨无咎

    杨无咎〔宋代〕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许棐〔宋代〕

    字忱夫,海盐(今属浙江)人。

    理宗嘉熙间隠居秦溪,于水南种梅数十树,构屋读书,因自号梅屋。

    室中对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藏书数千卷。

    著有《梅屋诗稿》等。

    《宋史翼》卷三六、清光绪《海盐县志》卷一九有传。

     许棐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梅屋诗稿》编为第一卷;《融春小缀》、《梅屋三稿》、《梅屋四稿》编为第二卷。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高翥〔宋代〕

    (一一七○~一二四一),字九万,号菊涧,余姚(今属浙江)人。

    幼习科举,应试不第弃去,以教授为业。

    因慕禽鸟信天缘习性,名其居处为信天巢,与诗友唱酬为乐。

    晚年居西湖,理宗淳祐元年卒,年七十二。

    有《菊涧集》二十卷,已佚。

    《南宋六十家小集》中收有《菊涧小集》一卷,《中兴群公吟稿》中收其诗二卷。

    清康熙时裔孙高士奇辑为《信天巢遗稿》。

    事见《信天巢遗稿》卷首高士奇序。

     高翥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菊涧小集》为底本,第二卷以顾氏读画斋刊《中兴群公吟稿》(剔除《菊涧小集》中已收诗)为底本。

    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信天巢遗稿》(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程珌〔宋代〕

    (一一六四~一二四二),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

    授昌化主簿。

    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除建康府教授。

    嘉定二年(一二○九)改知富阳县。

    七年除主管官诰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右司郎官,秘书丞。

    十二年除浙西提举常平。

    次年复除秘书丞,累迁守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同修国史。

    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试礼部尚书。

    二年,除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玉牒官。

    绍定元年(一二二八),出知建宁府,寻除福建路招捕使节制军马。

    三年,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

    淳祐二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寻卒,年七十九。

    有《洺水集》六十卷,已佚,明嘉靖三十五年程元昞搜刻为二十六卷。

    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九四宋吕午《程公行状》,《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程珌诗,以明嘉靖程元昞刻本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师范〔宋代〕

    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鉴,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

    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

    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

    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

    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

    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岩瑞。

    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

    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

    三年复还灵隠。

    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

    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

    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岩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为首座。

    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

    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

    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

    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

    淳祐九年卒。

    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

    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鉴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赞等编为三卷。

    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叶梦得

    叶梦得〔宋代〕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曹彦约

    曹彦约〔宋代〕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