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作者
21 / 975页 - 朝代
王之望〔宋代〕
望(?~一一七○),字瞻叔,襄阳谷城(今属湖北)人。
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调处州教授。
入为太学录,迁博士。
十八年,出知荆门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八)。
提举荆湖南常平茶盐公事,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
三十年,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
三十二年,为川陕宣谕使(同上书卷一九八、二○○)。
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
隆兴初,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未几,权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
二年(一一六四)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天台。
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
移知温州,寻复罢。
六年冬卒。
谥敏肃(《宋会要辑稿》)。
有《汉滨集》六十卷(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
《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王之望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汉滨集》为底本,酌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陈藻〔宋代〕
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侨居福清(今属福建)之横塘。
屡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
师事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并称城山三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
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游食东南各地。
后林亦之四十年卒(《宋元学案》卷四七附录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年七十六尚在世(本集卷三《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
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赠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
著作由门人林希逸编为《乐轩集》八卷。
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光绪《福清县志》卷一三有传。
陈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轩集》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三为诗),酌校他书引录。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袁燮〔宋代〕
(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学者称絜斋先生,鄞(今浙江宁波)人。
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调江阴尉。
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未几以伪学党禁论罢。
久之,得浙东帅属,调福建常平属官。
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
二年,出知江州,迁提举江西常平、权知隆兴府。
俄以都官郎召,累迁国子祭酒、秘书监、礼部侍郎兼侍读。
十二年,因与史弥远争和议,罢归,太学诸生祖饯者三百余人。
明年,提举鸿庆宫。
起知温州,未赴。
十七年卒,年八十一。
遗著由子甫汇刻,有《絜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并辑为二十四卷。
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宋史》卷四○○有传。
袁燮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正少量底本明显错字。
徐钧〔宋代〕
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
以父荫为定远尉。
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
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
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
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袁甫〔宋代〕
字广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燮子。
曾从杨简学。
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授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
十年,召为秘书省正字,十二年,出通判湖州。
十四年除秘书郎,十六年,出知徽州(《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历知衢州。
理宗绍定中召为将作监,六年(一二三三),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同年,出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兼提点刑狱。
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理宗亲政,知建宁府兼福建路转运判官。
以秘书少监召,累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
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中书舍人,权吏部侍郎。
官至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七(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谥正肃。
有文集,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蒙斋集》二十卷,其中诗二卷。
《宋史》卷四○五有传。
袁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吕陶〔宋代〕
(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
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
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
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
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
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
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
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
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
徽宗即位,起知梓州。
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
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
《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
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
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苏洵〔宋代〕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