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佃〔宋代〕

    (一○四二~一一○二),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授蔡州推官。

    初置五路学,选为郓州教授。

    召补国子监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

    元丰定官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

    哲宗立,迁吏部侍郎,徙礼部。

    以龙图阁待制知颍州,徙知邓州。

    元祐七年(一○九二),知江宁府(《景定建康志》卷一三)。

    绍圣初知泰州,改海州,移蔡州。

    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

    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尚书左丞(《宋史·宰辅表》三)。

    崇宁元年,出知亳州(《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数月卒,年六十一。

    赠太师、楚国公(《渭南文集》卷三四《陆郎中墓志铭》)。

    有《陶山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并有《尔雅新义》、《埤雅》传世。

    《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陆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三卷)为底本。

    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臧馀庆〔宋代〕

    暂无简介

    赵鼎臣〔宋代〕

    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

    生于神宗熙宁初(一○六八?)。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调真定府户曹参军,以亲老不赴。

    绍圣中,复举宏词科,曾官越州。

    李邦直帅真定,辟为僚属。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官度支员外郎。

    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出知邓州。

    未几召为太府卿。

    有《竹隠畸士集》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赵鼎臣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郑清之〔宋代〕

    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

    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

    十六年,除国子录。

    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

    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

    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

    三年,为参知政事。

    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

    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

    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九年,迁左丞相。

    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谥忠定。

    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

    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为第八卷。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九卷。

    赵希蓬〔宋代〕

    一作希逢。

    宋宗室。

    理宗淳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

    与华岳合撰《华赵二先生南征录》,已佚。

    饶节〔宋代〕

    (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

    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

    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

    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

    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

    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

    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

    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吕胜己〔宋代〕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史达祖〔宋代〕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俞紫芝〔宋代〕

    芝,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流寓扬州(《敬乡录》卷二)。

    少有高行,终身不娶。

    通佛理,工诗,为王安石爱重。

    哲宗元祐初卒。

    事见《石林诗话》卷中。

    今录诗十六首。

    彭龟年〔宋代〕

    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

    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

    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

    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为御史台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

    除起居舍人。

    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

    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

    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

    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

    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

    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为十八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

    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