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作者
34 / 975页 - 朝代
连文凤〔宋代〕
凤(一二四○~?)(生年据本集卷上《庚子立春》“又逢庚子岁,老景对韶华”推定),字百正,号应山,三山(今福建福州)人。
度宗咸淳间入太学(本集卷下《学鲁斋记》),似曾出仕。
宋亡,流徙江湖,与遗民故老结交。
曾应月泉吟社征诗,品题为第一,署名罗公福。
有《百正丙子稿》,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百正集》三卷(其中诗二卷)。
事见《月泉吟社诗》、《元诗选》癸集甲。
连文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影印《诗渊》中所录诗。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乐雷发〔宋代〕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蔡伸〔宋代〕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 存词175首。
陈淳〔宋代〕
(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
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
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
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
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
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乾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刘望之〔宋代〕
之(?~一一五九),字夷叔,号观堂,泸州(今属四川)人,一说成都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
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南宋馆阁录》卷八)。
二十七年,由达州教授召为国子正。
二十八年,行秘书省正字。
二十九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七九、一八二)。
有《观堂集》,已佚。
事见《桯史》卷五。
今录诗十七首。
王偁〔宋代〕
一作王称,字季平,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庆元年间(1195—1200)为吏部郎中,后任承政郎、龙州知州,最后官至直秘阁。致力于史学,搜罗北宋九朝事略,撰成史书《东都事略》130卷。另著有史书《西夏事略》。
谢薖〔宋代〕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