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
13 / 12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 明月清风我。 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无名氏《留别妻》
-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惠能《菩提偈》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佚名《氓》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荀子《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
- 宝马雕车香满路。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李白《长相思・其一》
-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玉楼春・春恨》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两汉乐府《长歌行》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勃《滕王阁序》
-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春夜宴桃李园序》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佚名《蓼莪》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四首》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韩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苏溪亭》
-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荀子《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