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
15 / 12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三字经・全文》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白朴《天净沙・春》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戏为六绝句》
-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杨广《野望》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佚名《木瓜》
-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庄《菩萨蛮・其二》
-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全文》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两汉乐府《江南》
-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佚名《鹿鸣》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李商隐《春雨》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
-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佚名《论语十则》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 / 食荔枝》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两汉乐府《长歌行》
-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增广贤文・上集》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上李邕》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荀子《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二首》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五》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全文》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罗隐《蜂》
-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陆游《沈园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