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
68 / 12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张籍《成都曲》
-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阊门即事》
-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元好问《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白居易《微雨夜行》
-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欧阳修《秋声赋》
-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周邦彦《兰陵王・柳》
-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罗隐《西施》
-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陆容《满江红・咏竹》
-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 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 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郑嘉《幼女词》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屈大均《秣陵》
-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王令《送春 / 春晚》
-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丘为《左掖梨花》
-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 庄棫《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李益《塞下曲》
-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杜甫《赠卫八处士》
- 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司马迁《陈涉世家》
-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 宋真宗获天书于乾佑山,孙奭谏曰:天何言哉? 海瑞《治安疏》
-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苏轼《荔枝叹》
-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王磐《古蟾宫・元宵》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李商隐《柳》
-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刘长卿《送上人》
-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白朴《天净沙・冬》
-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
-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王守仁《春晴》
- 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 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孟浩然《田家元日》
-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李白《怨歌行》
-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