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过
(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轼第三子。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
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
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
轼卒后,依叔父辙居颍昌。
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
五年,知郾城。
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
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著录均为十卷),已佚。
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为六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一
元戎度量大,六二坤直方。
好士常仄席,疾恶如探汤。
威名在夷虏,功烈纪太常。
臧孙自有后,何必谏如棠。
-
借书
妙年不可再,白日谁能系。
空惭粱肉索,不悟齿髪逝。
季子颇亦困,还家笑奴隶。
经年得揣摩,尚可资游说。
良田初不耕,拱手那望岁。
谁令困不学,斯与草木弊。
海南寡书籍,蠹简仅编缀。
诗亡不见雅,易绝空余系。
借书如假田,主以岁月计。
常恐遗地力,敢有不敛穧。
便便五经腹,三冬良可继。
傥磭愧寸阴,得无讥没世。
-
和任况之
簪裳如缧囚,我生三年系。
一落罝网中,遂负山林志。
忆故晋阳城,访古寻前事。
萧凉麋鹿游,正坐金汤累。
西山鬰峥嵘,气势翔天际。
因知神所托,千岁有其地。
绵绵邑姜祠,盛德百世继。
汾横地轴壮,泉涌山骨碎。
我时正行役,忽此烟雨滞。
颇遭溪谷留,使失乡关异。
是时薫风初,殿阁微凉至。
碧井照眼寒,山光湿衣翠。
文鲂纵弱浪,野鹤下晚吹。
平生谢公心,雅在东山醉。
端来乞五斗,兹事复且置。
凄凄百僚末,举首触嗔忌。
早知折腰恶,谁敢朱云吏。
愿君志吾言,身外皆沤寄。
临渊休羡鱼,早决归来意。
荣枯梦已破,何待邯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