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作者
17 / 975页 - 朝代
刘学箕〔宋代〕
箕,字习之,号种春子,因家有方是闲堂,又号方是闲居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子翚孙,珌子。
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始返乡。
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又游安康(今陕西汉阴),是时年将届六十。
著作由弟子游郴(季仙)于嘉定十年编为《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曾刊行,已佚。
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裔孙刘张获旧本重刊。
而今《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三八《方是闲居士小稿》所收诗,大多为元刊本所无,其中《和陆明叟》「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亦与诗人生平不合。
未详《小集》据何辑入。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序跋。
刘学箕诗,以元至正屏山书院刊《方是闲居士小稿》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两宋名贤小集》多出底本的诗,编为第二卷。
陈人杰〔宋代〕
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洪迈〔宋代〕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张栻〔宋代〕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周邦彦〔宋代〕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赵葵〔宋代〕
赵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南宋抗金儒将、画家、诗人。咸淳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赵葵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赵葵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
郭印〔宋代〕
字不详,史籍无传。
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
二十岁入太学肄业。
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
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
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
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
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
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
所著《云溪集》,不见宋人著录,且于明代失传。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谢枋得〔宋代〕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苏过〔宋代〕
(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轼第三子。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
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
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
轼卒后,依叔父辙居颍昌。
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
五年,知郾城。
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
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著录均为十卷),已佚。
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为六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