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言晚泛灵溪之作

    王位之 〔唐代〕

    溪水晚澄鲜,虚无含万象。

    窥临时见底,胜异如在掌。

    鱼□□起伏,灵□犹影响。

    心悮出人寰,神清资偃仰。

    掉舟□□□,聊复惬新赏。

    香风袭蕙兰,秋日浮清朗。

    如何得真趣,更此缨时网。

    坐啸人事闲,悠然思独往。

    (见光绪二十二年刊蒋师辙纂《光绪鹿邑县志》卷十下)(按:此诗见于石刻《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右侧,诗题下署:「□□采访使下都检校官滑州匡城主簿王位之」。

    诗末有「自书」二字。

    诗刻后有题名五行:朝散郎行临涣县尉李嵒□义□奉敕修功德□□□□陈忠盛开□□□□岁次庚辰临涣主簿陈奉璋因题庙内额至此。

    另详后跋。

    )。

  • 金虎白龙诗 十七

    张果 〔唐代〕

    青龙白虎合为胎,十月炉中满始开。

    此是黄芽亲口诀,世人何处觅三才。

  • 法海 〔唐代〕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见《景德传灯录》卷五、契嵩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奉和左丞八舅题朝阳洞

    魏深 〔唐代〕

    北阙飞新诏,东山喜更过。

    文星动岩梦,章句别杉萝。

    (见《八琼室金石补正》。

    )(〖1〗望按:碑刻幷有魏深《书事》,畧敍李当尝自中书舍人问俗湖南,后除户部侍郎,寻出尹河南。

    移宣□,镇褒斜,旋拜天官氏,岁余,除尚书左丞。

    于时奸臣窃柄,凡不附者悉遭摒斥,由是出牧道州。

    道州山民起事,当以书招谕之,)(不劳尺刃而山民顺之云云。

    又按《书事》中谓奸臣窃柄,盖指路岩及韦保衡诸人。

    路,《新唐书》有传,与韦皆懿宗、僖宗时人。

    又石刻于诗题下署曰「从甥前□州军事判官乡贡进士魏深」。

    〖光绪《湖南通志·金石六》云此句缺字「似高字」。

    《唐文续拾》卷六小传作「道州军事判官」,似据文意推测。

    〗〖2〗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六十:案《金石录目》:「李舟《朝阳岩诗》,大历十三年九月,李当、牛嵸诗附。

    」自大历十三年至咸通十四年,相距九十余载,此题之李当,盖别一人也。

    《唐书·宰相世系表》姑臧大房有李当,官至刑部尚书,时代亦相近,当即此题诗之人。

    〖3〗望又按:牛嵸,《全唐诗》作牛丛,其题朝阳岩诗,见《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二。

    李舟《朝阳岩诗》未见。

    )。

  • 湘中纪行

    李谅 〔唐代〕

    [湘江](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

    古木暗[渔](鱼)潭,阴云起龙窟。

    峻屏夹澄[彻](澈),怪石生[溪渤](□勒)。

    [巨]舰时邅回,轻舠已超忽。

    疾如奔羽翼,清可[鉴](鉴)毛髪。

    寂寞[几](榜)渔舟,逶迤逗[啇](商)[筏]。

    [我]行十月杪,猿啸中夜发。

    枫叶寒始丹,菊花冬未歇。

    凝流绿可[染],积[翠](学)浮堪撷。

    [峭]蒨每惊新,幽奇信夸绝。

    稠[峰](峰)叠玉嶂,浅[浪](泿)翻残雪。

    石[燕](鷰)雨中飞,[塞](霜)鸿云外别。(回鴈峰)

    溯洄已劳苦,览[玩](玩)还愉悦。

    鹤岭访胎仙([祁]阳县白鹤[岭]道士屈志静得仙处),𢈪(音吾)亭仰文[喆](哲)(祁阳𢈪亭,元中丞次山所居。)。

    川间[有]渔钓,山上多薇蕨。

    无[以](公)佐雍熙,何如养疵拙。

    安人苟有[积](绩),抚己行将[耋]。

    此路好[乘桴],吾其谢羁绁。

    (见《金石萃编》卷一百八。

    第三句「暗鱼」二字原缺,据《舆地纪胜》卷五十六补。

    )(《金石萃编》录此诗缺误甚多,而清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卷三补录此诗无缺,今据以校补。

    瞿中溶跋云:李谅《湘中纪行》诗二十行,行三十字,正书左行。

    述葊侍郎《金石萃编》所载阙十五字,又『溪渤』之『渤』误作『勒』,『积翠』之『翠』误作『学』,盖搨本未精之故。

    予游浯溪,亲督搨工椎打,所谓阙泐者一一皆可辨识,乃为补之。

    中云『痦亭仰文哲』,『亭』字并不作『庼』,此唐人手笔,可见次山当本用『亭』字也。

    )(〖1〗石刻诗后至题「大和四年十月廿五日,[桂]管都防御观察处置等使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谅,过此偶题,并领男颖同登览。

    」〖2〗《金石萃编》王昶按:「李谅,两《唐书》无传,《全唐诗》有其人,小传称谅字复言,三宰剧邑,再为郡牧,终京兆尹,而不详所牧何郡。

    所载诗,便有《苏州元日郡齐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诗一首,题下注云:『时长庆四年也。

    』而不载此诗。

    诗中缺泐,无从校补。

    此诗题曰《湘中纪行》,是官桂州刺史道经永州题此诗于𢈪亭者。

    合而观之,是谅先于长庆四年守苏州,至此时相距七年而移守桂州,所谓再为郡牧者是已。

    《苏州元日》诗句云『新知四十九年非』,是长庆四年年五十也,至此则五十六矣。

    有一子,名颖。

    谅之可见者祇此。

    」)。

  • 李大宝 〔唐代〕

    阳耀求便洒,阴霖请复晴。

    (〖1〗句次成公简诗句后,曰「成均进士李大宝《贺晴诗》曰〖句不重录〗云云。」

    )。

  • 五言同韦子斿神泉诗

    李鹏 〔唐代〕

    昔日鸣弦地,今闻生涧水。

    灵潜敝政余,润发雕文始。

    滴滴流珠散,渟渟明月止。

    善香怀若人,淡交挹君子。

    镜澈无纤翳,天清涤烦滓。

    虚忝神僊台,何由弄风晷?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1〗诗刻次温翁念一诗后,署作者之名曰「天官员外郎李鹏字至远」,亦尹元凯所书。

    碑末纪年曰「垂拱四年龙集戊子四月戊□」,盖公元六八八年也。

    )。

  • 五言同韦子斿神泉诗

    温翁念 〔唐代〕

    闻君泉壑幽,俯裂频阳趾。

    及我性情狎,遥轻武陵涘。

    欿窞明月制,沮𣹤凉风起。

    朋来想辟雝,日去疑蒙汜。

    列坐殊满腹,扬清非洗耳。

    髣髴参石斿,淡焉适真理。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1〗此诗列尹元凯诗刻之后,署作者之名曰「左司郎中温翁念字敬祖」,书者亦为尹元凯。

    据《新唐书》卷七十二中《宰相世系表》载翁念为彦博之孙,官大仆少卿。

    此碑署衔左司郎中,盖武后垂拱间仕历也。

    )。

  • 自序

    孙望辑录 〔唐代〕

    李唐以文学第士,尤重声律,硕儒俊彦,罔不规斯道,三百年间,诗人千计,腾声飞实,郁郁彬彬,故论诗者必称李唐焉。

    自昔唐人选集,有殷璠(《河岳英灵集》,丹阳进士殷璠撰,分上中下三卷,凡二十四家诗。

    )元结(《箧中集》,元结次山编,一卷,凡七人,诗二十四首。

    )高正臣(《高氏三宴诗集》三卷,所载皆因人会宴之诗,以一会为一卷,与宴者凡二十一人。

    )芮挺章(《国秀集》三卷,芮挺章编,凡九十人,诗二百二十篇。

    实八十五人,诗二百十一首。

    )令狐楚(《御览诗》一卷,一名《唐歌诗》,一名《选进集》,一名《元和御览》,凡三十家,诗二百八十九首。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二卷,高仲武编,凡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

    实存一百二十二首。

    )姚合(《极玄集》,姚合编,凡二十一家,诗百首。

    实存九十九首。

    )诸家,顾拘于朋从,或偏一体,或囿一方。

    而张为《主客》(《主客图》一卷,张为撰,凡八十四家诗。

    )之作,乃更离章摘句,一诗之不获悉闚,罔论详该。

    宋明稍事搜辑,《英华》《类苑》,(《文苑英华》一千卷,宋太平兴国七年,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奉敕编。

    《唐诗类苑》二百卷,明张之象纂。

    )篇什粗备,然而期分类从,终不见一代一家体要;其散逸秘本,放失集外者,且未能广事搜求,脱漏泰半,后世惜之。

    逮有清康熙盛朝,朝野右文,裒辑之风特著;翰林院群彦,奉命启芸阁之珍藏,殚精校讐,年余而成《全唐诗》九百卷,(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九日始,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书成。

    )都诗四万八千九百首。

    自唐开国以迄五代,凡有所作,靡不苛索专集,旁稽野史,虽只句莫遗,而后百世巨观,斯克厥成,其有功艺文,不谓大且备乎!然其轶在桑岛,湮于金石,又有非当时诸公所能及者。

    天明中,(天明,日本光格天皇年号,共八年,当清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三年。

    )日人上毛河世宁,(即市河宽斋,字子静,号半江,上毛野国人。

    )曾罗彼邦旧籍,参采《千载佳句》、《文镜秘府》诸书,撰《全唐诗逸》三卷,(《全唐诗逸》三卷,凡百二十余家诗,前有淡海竺常序。

    )虽断篇零章,不无搜玉之功,鲍清溪既刊入《知不足斋丛书》矣。

    余每展斯帙,深慨彼邦人士治学之勤,乃欲本河氏所作,网罗中土遗佚。

    匝月之内,先成《全唐诗作者通检》一卷,然后披览群书,逮于金石,竭期年之力,得诗如干首,分为如干卷,名曰《全唐诗补逸》;扬万世之英灵,彰一朝之翰藻,斯亦差堪自慰者矣。

    至诠次体例,多承旧制;惟诗前小传之余,略加案语,诗中原注而外,间益校文。

    其若有官衔可稽、岁月可循者,并前贤题跋、诸家考据之属,胥附篇末,庶几读者得资参证焉。

    丙子(一九三六)季冬,常熟孙望识。

  • 郑明 〔唐代〕

    山头落日催归马,河畔垂杨缆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