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迺几父旧治之地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呼船凌大河,驱马踏平沙。

    道傍开新邑,千户有生涯。

    四衢平且直,绿槐阴县衙。

    问谁作此邑,耆旧对予嗟。

    前日耿令君,迁民出坳窊。

    始迁民怀土,异端极纷拏。

    既迁人气和,草木茂萌芽。

    桃李虽不言,春风满城花。

    陵陂青青麦,烟雨润桑麻。

    自非耿令君,大泽荒蒹葭。

    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自非耿令君,漂转随鱼虾。

    岂弟民父母,不专司敛赊。

    令君两男儿,有德必世家。

    问令今安在,解官驾柴车。

    当时舞文吏,白璧强生瑕。

    令君袖手去,不忍试虎牙。

    人往惜事废,感深知政嘉。

    我闻耆旧语,叹息至昏鸦。

    定知循吏传,来者不能加。

    今为将军客,轩盖湛光华。

    幕府省文书,醉归接?斜。

    怀宝仁者病,偷安道之邪。

    勉哉思爱日,赠言同马檛。

  • 沁园春・记上层楼

    陈人杰陈人杰 〔宋代〕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酾酒赋诗。

    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

    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

    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

    诸君傅粉涂脂。

    问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

    玉垒胜烟,珠淮飞浪,万里腥风吹鼓鼙。

    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

  • 西江月・七返朱砂反本

    张伯端 〔宋代〕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

    休将寅子数坤申。

    但要五行成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

    阴阳数足自通神。

    出入岂离玄牝。

  • 次韵张才叔蔡天复詹持国二月一日同步城南

    周行己 〔宋代〕

    人生本自得,苦为百虑疚。

    穷年灯火窗,鬰没令人瘦。

    方春万物作,欣欣共晴昼。

    步履聊出郭,疏散忘隘陋。

    当时二三子,来往心疏透。

    欢然共携手,住处同一簉。

    弱柳分已绿,小桃红欲溜。

    细草软宜籍,急流清可潄。

    杯倾野桥边,酒从村店售。

    脱帽看晴云,击木杂鸣咮。

    或静欲寂默,或狂忽腾蹂。

    野老愕僵仆,村童怪惊走。

    恐是天上仙,无乃人间秀。

    潇洒羲皇上,磊落汉庭右。

    日暮欲返步,已行更引脰。

    此会得真率,他时涣邂逅。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满庭芳・汉上繁华

    徐君宝妻 〔宋代〕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 送顿起

    苏轼苏轼 〔宋代〕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苏轼 〔宋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令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

    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巵。

    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鸡庖兔下筯美,盘实饤饾栗与梨。

    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尽醉安可辞。

    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欹。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厘。

    间以辨谑每绝倒,岂顾明日无晨炊。

    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

    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

    露才扬己古来恶,卷舌噤口南方驰。

    江湖秋老鳜鲈熟,归奉甘旨诚其宜。

    但愿音尘寄鸟翼,慎勿却效儿女悲。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苏轼苏轼 〔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