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刘制参遗梅 其二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感君寄我一枝春,雨虐风饕苦不仁。

    羞得玉奴浑不放,含香犹待浣溪人。

  • 和刘制参遗梅 其一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

    东风又促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 伏读靖康宸札有感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盟寻城下事方危,尚尔衰民益虏资。

    绐楚时曾无纪信,交秦计卒堕张仪。

    抗言玉铉吁何及,捐积琼林惜已迟。

    劫火既灰遗墨在,小臣唯有泪沾颐。

  • 挽别大参 其二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 立春日雪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剪彩宁如剪水工,瑞烟融出玉龙松。

    重看腊白不为晚,未到昏黄犹见冬。

    多谢玉妃鞭白凤,为催青帝驾苍龙。

    天心端报丰年喜,一稔相期乐可封。

  • 挽陈勉斋文昌 其二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忆昨从军辱己知,不图二纪踵前规。

    人非城是黄粱梦,地老天荒白发悲。

    堕泪忍看羊祜传,伤心徒作魏公诗。

    勉旃衣钵芝兰事,传取清风百世师。

  • 自和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不夜城头著此亭,东皇幻化一何神。

    相将莲炬催芳夕,来俾梅花作好春。

    自腊月前尤可喜,觉西风外已无尘。

    衔枚晓奏鹅池捷,为问和门有此人。

  • 自和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北帝东皇竞化工,六花吹满鬓毛松。

    谁令霓卫铺张晓,来与牛鞭断送冬。

    宝历明朝新纪凤,珠宫昨夜起骊龙。

    驱寒乞取酒泉郡,何必荆州万户封。

  •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其二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东都一星下东壁,粲以文鸣斗南一。

    玄德髀肉瞒白头,俯仰宇宙俱沤浮。

    主人景升帝王胄,风土更羡远中州。

    安能不粟效夷隘,活著期扶弈枰败。

    仲华解笑人寂寂,历落山川旧图在。

    夜深旅梦鸡唤惊,崇楼百尺般手成。

    凭阑四顾万虑起,乡邻宁不思冠缨。

    英雄海内方麕集,长忆永平太平日。

    在心为志流为诗,吾岂争雄鹦鹉笔。

    风流好事传到今,岂知汉泽入人深。

    暇日载酒清流临,名篇雒启诵吾心。

    偈言玩味犹谛揭,意趣充然刍豢悦。

    飞鸿尽处烟雨隔,姑嗅梅花共清绝。

  • 壬子夏偶成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心已灰如鬓已皤,迫人桑荫疾于梭。

    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

    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

    公余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