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寇

    刘黻 〔宋代〕

    西江十二州,自昔闻寇警。

    按图览上游,峒俗号最梗。

    嗜杀等儿戏,纵掠恣狼犷。

    右通崆峒东,左接梅花岭。

    郴桂贯肘腋,相据易驰骋。

    巢穴聚一邑,流毒烈四境。

    宝祐戊午春,童石肆不静。

    蔓延及夏秋,养成痈在颈。

    聚落焦山寨,廛市空灶井。

    田野寂牛鸣,道路息人影。

    焚劫不可计,闻问已先哽。

    太守赵大夫,一念切救拯。

    符移密有置,纪律务森整。

    宪钤选精锐,薙狝赫弄梃。

    凶丑恶已贯,屠掳势犹逞。

    提兵总郡将,指授疾雷霆。

    直捣姜坑屯,锋交生死顷。

    夹击驰若神,贼溃乱奔町。

    辎重委荆棘,累累殊首领。

    义丁群搜山,擒械半雄猛。

    天俾歼其渠,阳精遂昭炳。

    窠蜂果何号,花兽亦终穽。

    顾汝宇宙同,乃甘犬羊并。

    如醉复饮酒,亡生不知醒。

    圣德溥涵濡,皇心极忉怲。

    造化开生机,春寄雪霜冷。

  • 城中有高树

    刘黻 〔宋代〕

    城中有高树,与我相为邻。

    薄味生古道,静坐疏今人。

    渊明酷爱菊,张翰勤思莼。

    莼菊我何有,一杯天地春。

  • 秋心

    刘黻 〔宋代〕

    秋日日苦短,秋夜夜苦长。

    长短不易晷,处厄心自伤。

    秋风独有声,叶叶闯我窗。

    秋月岂无情,隙隙窥我床。

    苒苒寒事迫,孰整衾与裳。

    故乡隔万山,篱菊那能芳。

  • 饯傅理掾

    刘黻 〔宋代〕

    一郡一理掾,横浦为之宗。

    青青草不枯,曾识无极翁。

    遂宁起鼻祖,陆续书问通。

    乃今有耳孙,力学追遐踪。

    洁静二湛水,峭介双秀峰。

    平反几春意,坐令古犴空。

    政最复政最,匪诧赫赫功。

    庭草色若何,还与庆历同。

    归欤浩无怍,扁舟惊轻篷。

    邦民再见公,绣斧番禺东。

  • 矻矻何所思

    刘黻 〔宋代〕

    矻矻何所思,一默照群妄。

    门外风雨深,山鸟亦不访。

    有书足遮眼,寤寐古人样。

    菜根清苦趣,木朽支离状。

    深衣持夜香,往往御烟瘴。

    矫首知己贤,大有苍生望。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一九

    刘黻 〔宋代〕

    交游重金石,里巷毋泛寻。

    胸中抱明镜,妍丑不相侵。

    热交但以貌,冷交惟其心。

    势利易苟合,道义难力任。

    咏春发真趣,邀月开凡襟。

    夷险祇一节,鸡鸣风雨林。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一○

    刘黻 〔宋代〕

    立朝观大节,炳炳在行己。

    李唐号多才,屹立整颓纪。

    前狄后有韩,高风世仰止。

    孤忠翼正祚,大论辟非礼。

    老干挺冬岭,明魄浸秋水。

    均抱扶世心,勋学岂殊轨。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八

    刘黻 〔宋代〕

    东都党锢祸,机阱深九渊。

    标榜起俊厨,接踵沈黄泉。

    西园久握爵,龙门昧几先。

    忠魂招不返,炎祚孰以绵。

    谅矣文君痴,犹觊冷烬然。

    吁嗟万钧压,一线那能牵。

  • 东坡竹石

    刘黻 〔宋代〕

    坡翁北归留戏笔,数竹离奇生磈石。

    世如有凤必先知,碌碌凡禽谁得识。

    风不声兮月不影,山僧笑我移枯瘠。

    岭阯每苦烟瘴深,烟瘴何曾祸忠直。

    天使无垢来此邦,要与坡翁发真迹。

    大书特书等傲岸,方寸一虚隘八极。

    何年移植蓬莱宫,清风逼人寒半壁。

    枝可磨,叶可摘,石上根,祗如昔。

  • 癸丑九月苦雨和宋饮冰韵

    刘黻 〔宋代〕

    旱潦苦伤稼,景象难休休。

    老农早夜祝,愿见虞与周。

    弥望泪欲滴,相对如楚囚。

    苍天叫不应,空使霜白头。

    市廛强喧饰,村落多阒幽。

    偻指千载间,曾无三两秋。

    灶冷蛙产釜,瓮闲埃积??。

    长此更不已,菜色沦荒丘。

    阳精赫阴霾,庶宽漆室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