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田

    于石 〔元代〕

    鹿田迥在翠微巅,乘兴来寻半日闲。

    径入古松行落叶,目随飞鸟破寒烟。

    钟声不隔东西寺,屐齿何辞上下山。

    一见老僧如旧识,相留煮茗试岩泉。

  • 伊昔 其三

    于石 〔元代〕

    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莲。

    香凝花上露,影落镜中天。

    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

    双鸳不解事,常傍翠阴眠。

  • 端午次韵和徐改之

    于石 〔元代〕

    榴花灼烁露初乾,乍试香罗怯晓寒。

    自古独醒多见忌,与君一醉笑相看。

    无邪安用艾悬户,徇俗聊将黍饤盘。

    千载沉湘呼不起,至今遗恨楚江干。

    涛头洒泪眼难乾,鱼腹沉冤骨未寒。

    楚些一章招莫返,曹碑八字好难看。

    水流不尽湘江恨,俗奠空陈蘋藻盘。

    我亦逢时增感慨,凛然忠孝孰能干。

  • 感兴・其二

    于石 〔元代〕

    晋人杀鸣犊,孔子不渡河。

    河之水洋洋,临流一长歌。

    岂无舟与楫,所惧蛟与鼍。

    蛟鼍任险怪,不度如我何。

    黄鹄一远举,奚忧婴网罗。

  • 感兴・其三

    于石 〔元代〕

    卫人将授甲,鹤有乘轩宠。

    爱人不如禽,士固不为用。

    唐人竞朝梁,怒杀孙供奉。

    兽犹知有君,人胡不愧悚。

  • 答吴子真

    于石 〔元代〕

    子居金华山之东,我居金华山之西。

    东西相望二百里,半面未识心相知。

    扳条采荣远莫致,梦中往往或见之。

    子持一卷易,我携一篇诗。

    此诗此易世不识,与子共作千年期。

    前乎千载事已矣,后乎千载谁是非。

    握手论心语未了,松风万壑寒生衣。

    山深梦断不可觅,落花耿耿寒梅枝。

    起视金华万山顶,惟有白云来去飞。

  • 七月七日

    于石 〔元代〕

    玉宇无尘淡月辉,谁传织女夜停机。

    阮分南北任贫富,河度东西果是非。

    扪腹有书安用晒,揆心无巧不须祈。

    逢时且共樽前乐,一笑淋漓酒满衣。

  • 伊昔 其二

    于石 〔元代〕

    伊昔西湖上,孤山几树梅。

    断篱深院落,流水旧亭台。

    明月无今古,春风自去来。

    逋仙不复作,消瘦为谁开。

  • 感兴 其一

    于石 〔元代〕

    愚公欲移山,精卫欲填海。

    嗟乎智力穷,山海元不改。

    春秋更战国,仁义日荒怠。

    近趋管晏功,远受仪秦诒。

    杨墨骋邪说,申韩祸无罪。

    孔孟生其间,迂阔谁复采。

    群嚣竞纷纭,智力几百倍。

    山崩海可竭,吾道固长在。

  • 和渊明诗

    于石 〔元代〕

    林屋本深寂,而多禽鸟喧。

    一静制群动,何必更幽偏。

    西风扫脱叶,见此林杪山。

    朝看孤云出,暮看孤云还。

    云飞亦何心,相对两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