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相寺三首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老僧岩下屋,绕屋皆松竹。

    朝闻春鸟啼,夜伴岩虎宿。

    坐望九华碧,浮云生晓寒。

    山灵应秘惜,不许俗人看。

    静夜闻林雨,山灵似欲留。

    只愁梯石滑,不得到峰头。

  • 示诸生三首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

    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长安有路极分明,何事幽人旷不行?遂使蓁茅成间塞,仅教麋鹿自纵横。

    徒闻绝境劳悬想,指与迷途却浪惊。

    冒险甘投蛇虺窟,颠崖堕壑竟亡生。

  • 淑浦山夜泊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淑浦山边泊,云间见驿楼。

    滩声回远树,崖影落中流。

    柳放新年绿,人归隔岁舟。

    客途时极目,天北暮阴愁。

  • 夜泊石亭寺用韵呈陈娄诸公因寄储柴墟都宪及乔白岩太常诸友二首・其一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廿年不到石亭寺,惟有西山只旧青。

    白拂挂墙僧已去,红兰照水客重经。

    沙村远树凝春望,江雨孤篷入夜听。

    何处故人还笑语,东风啼鸟梦初醒。

  •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三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

    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

    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

    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

  •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

    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

    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

    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

    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

    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

    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

    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

    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

    明堂既毁,闷宫兴颂。

    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

    堕山乔岳,尚被其光。

    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 云门峰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云门出孤月,秋色坐苍涛。

    夜久群籁绝,独照宫锦袍。

  • 化城寺六首・其二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云里轩窗半上钩,望中千里见江流。

    高林日出三更晓,幽谷风多六月秋。

    仙骨自怜何日化,尘缘翻觉此生浮。

    夜深忽起蓬莱兴,飞上青天十二楼。

  • 无相寺三首・其二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坐望九华碧,浮云生晓寒。

    山灵应秘惜,不许俗人看。

  • 夜雨山翁家偶书

    王守仁王守仁 〔明代〕

    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

    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

    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

    褰衣涉溪去,笑引开竹房。

    谦言值暮夜,盘餐百无将。

    露华明橘柚,摘献冰盘香。

    洗盏对酬酢,浩歌入苍茫。

    醉拂岩石卧,言归遂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