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后寄山中友人

    于鹄 〔唐代〕

    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

    独忆卸冠眠细草,不知谁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应恐笑龙钟。

  • 横吹曲辞 出塞曲 一

    于鹄 〔唐代〕

    微雪将军出,吹笳天未明。

    观兵登古戍,斩将对双旌。

    分阵瞻山势,潜军制马鸣。

    如今新史上,已有灭胡名。

  •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谿礼白鹤观祠

    于鹄 〔唐代〕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

    放石试浅深,䃂壁虵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

    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

    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

    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

    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

    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

    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

    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

    若容在溪口,愿乞残云英。

  • 送唐大夫让节归山

    于鹄 〔唐代〕

    年老功成乞罢兵,玉阶匍匐进双旌。

    朱门鸳瓦为仙观,白领狐裘出帝城。

    侍女休梳官样髻,蕃童新改道家名。

    到时浸发春泉里,犹梦红楼箫管声。

  • 别旧山

    于鹄 〔唐代〕

    旧伴同游尽却回,云中独宿守花开。

    自是去人身渐老,暮山流水任东来。

  • 过张老园林

    于鹄 〔唐代〕

    身老无修饰,头巾用白纱。

    开门朝扫径,辇水夜浇花。

    药气闻深巷,桐阴到数家。

    不愁还酒债,腰下有丹砂。

  • 相和歌辞 挽歌二首 二

    于鹄 〔唐代〕

    双辙出郭门,緜緜东西道。

    送死多于生,几人得终老。

    见人切肺肝,不如归山好。

    不闻哀哭声,默默安怀抱。

    时尽从物化,又免生忧扰。

    世间寿者稀,尽为悲伤恼。

  • 宿西山修下元斋咏

    于鹄 〔唐代〕

    幽人在何处,松桧深冥冥。

    西峰望紫云,知处安期生。

    沐浴溪水暖,新衣礼仙名。

    脱屐入静堂,遶像随礼行。

    碧纱笼寒灯,长幡缀金铃。

    林下听法人,起坐枯叶声。

    启奏修律仪,天曙山鸟鸣。

    分行布菅茅,列坐满中庭。

    持斋候撞钟,玉函散宝经。

    焚香开卷时,照耀金室明。

    投简石洞深,称过上帝灵。

    学道能苦心,自古无不成。

  • 赠王道者

    于鹄 〔唐代〕

    去寻长不出,门似绝人行。

    床下石苔满,屋头秋草生。

    学琴寒月短,写易晚窗明。

    唯到黄昏后,溪中闻磬声。

  • 哭凌霄山光上人

    于鹄 〔唐代〕

    身没碧峰里,门人改葬期。

    买山寻主远,垒塔化人迟。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

    黄昏溪路上,闻哭竺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