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佚名的诗文
34 / 77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十三首 肆夏
肇应灵序,奄字黎民。
乃朝万国,爰徵百神。
只展方望,幽显咸臻。
礼崇声协,贽列圭陈。
翼差鳞次,端拱垂绅。
来趋动色,式赞天人。
惟神鉴矣,皇灵肃止。
圜璧展事,成文即始。
士备八能,乐合六变。
风凑伊雅,光花袭荐。
宸卫腾景,灵驾霏烟。
严坛生白,绮席凝玄。
刚柔凤位,惟皇配之。
言肃其礼,念畅在兹。
饰牲举兽,载歌且舞。
既设伊腯,致精灵府。
物色惟典,斋沐加恭。
宗族咸暨,罔不率从。
展礼上月,肃事应时。
茧栗为用,交畅有期。
弓矢斯发,瓮簝将事。
圆神致祀,率由先志。
和以銮刀,臭以血膋。
至哉敬矣,厥义孔高。
帝敬昭宣,皇诚萧致。
玉帛齐轨,屏摄咸次。
三垓上列,四陛旁升。
龙陈万骑,凤动千乘。
神仪天蔼,睟容离曜。
金根停轸,奉光先导。
紫坛云暧,绀幄霞褰。
我其陟止,载致其虔。
百灵竦听,万国咸仰。
人神咫尺,玄应肸蚃。
自天子之,会昌神道。
丘陵肃事,克光天保。
九关洞开,百灵环列。
八樽呈备,五声投节。
配神登圣,主极尊灵。
敬宣昭烛,咸达窅冥。
礼弘化定,乐赞功成。
穰穰介福,下被群生。
玄黄覆载,元首照临。
合德致礼,有契其心。
敬申事阕,絜诚共报。
玉帛载升,棫朴斯燎。
寥廓幽暧,播以馨香。
皇灵惟监,降福无疆。
天大亲严,匪敬伊孝。
永言肆飨,宸明增耀。
阳丘既畅,大典逾光。
乃安斯息,钦若旧章。
天回地旋,鸣銮引警。
且万且亿,皇历惟永。
-
老君十六变词
一变之时。
生在南方亦如火。
出胎堕地能独坐。
合口诵经声璅璅。
眼中泪出珠子䂺。
父母世间惊怪我。
复畏寒冻来结果。
身着天衣谁知我。
二变之时。
生在西岳在汉川。
寄生王家练精神。
出胎堕地谁语言。
晃晃昱昱似金银。
三十六色绮罗文。
国王欢喜会群臣。
英儒雅士平论。
忽然变化作大人。
发眉皓白头柱天。
三变之时。
变形易体在北方。
出胎堕地能居床。
合口诵经声琅琅。
额上三午十二行。
两手不门把文章。
配名天地厚阴阳。
从石入金快翱翔。
四变之时。
生在东方身青葱。
出胎堕地能瞳舂。
合口诵经声雍雍。
白日母抱夜乘龙。
昆仑山上或西东。
上天入地登虚空。
仙人侍从数万里。
当此之时神气通。
五变之时。
生在中都在洛川。
嵩高少室岭岑颠。
中央修福十万年。
教授仙人数万千。
齐得升天入青云。
降鉴周室八百年。
运终数尽向罽宾。
化胡成佛还东秦。
敷杨道教整天文。
六变之时。
生在乾地西北角。
图画天地立五岳。
处置星辰叙四渎。
二十八宿注乡曲。
日月照曜为下国。
走如流水得周局。
智者察之知急速。
雨泽以时熟五䅽。
万人食之大化足。
七变之时。
生在北方在海嵎。
出胎堕地声由由。
好喜歌舞无忧愁。
造作音乐作箜篌。
万帝来请用解忧。
黄河为路行竟头。
一身涉世快游游。
八变之时。
生在东北在艮地。
图尽天地我次比。
白衣居士维靡诘。
欲结坐禅须谙气。
通畅经书有舍利。
见吾相好须信企。
感子单诚不延次。
齐得升天不堕地。
九变之时。
下人黄泉正地柱。
开辟天地施地户。
四气非阳立冥所。
虽有人民不能语。
吾入身中施六府。
胁为傍通心为主。
从此以来能言语。
尊卑大小有次绪。
万天称传道为父。
十变之时。
生在东南出风门。
尽出天道安山川。
置立五岳集灵仙。
吹嘘寒暑生万民。
烦气众生人得真。
置立五藏施心神。
动作六神能语言。
有生有死须臾间。
如水东流何时还。
邂逅相代不得停。
何不习善求长生。
槃散流俗入胶盆。
不能免离丧子身。
欲求度世于中禅。
搦心不坚固仙根。
音聋音哑都不伦。
由子前身谤经文。
论说道士毁圣人。
在恶必报受罪缘。
但勤自责莫怨天。
十一变之时。
生在南方阎浮地。
造作天地有作为。
化生万物由婴儿。
阴阳相对共相随。
众生禀气各自为。
番息众多满地池。
生活自卫由乘靡。
劫数灭尽一时亏。
洪水滔天到月支。
选擢种民留伏羲。
思之念之立僧秪。
唯有大圣共相知。
十二变之时。
生在西南在黄昏。
时人厌贱还□身。
善权方略更受新。
寄胎托俗蟒蛇身。
胎中诵经不遇人。
左胁而出不由关。
堕地七步杂秽间。
九龙洗浴人不闻。
国王欢喜立东宫。
与迎新妇守衢夷。
八百伎女营乐身。
八研四升不破禅。
破散库藏施贫人。
道十八人诣宫门。
贾作大丑婆罗门。
借问太子何时还。
王心不语动王情。
骑王白象触王瞋。
先师知意不与言。
□著擅特在丘。
投身饿虎求道门。
变为白狗数百身。
稽骨须弥示后人。
传语后学须精勤。
莫贪秽辱丧子身。
沉累六趣更生难。
不信我语至时看。
十三变之时。
变形易体在罽宾。
从天而下无根元。
号作弥勒金刚身。
胡人不识举邪神。
兴兵动众围圣人。
积薪国北烧老君。
太上慈悯怜众生。
渐渐诱进说法轮。
剔其须发作道人。
横被无领涅槃僧。
蒙头著领待老君。
手捉锡杖惊地虫。
卧便思神起诵经。
佛气错乱欲东秦。
梦应明帝张愆迎。
白象驮经诣洛城。
汉家立子无人情。
舍家父母习沙门。
亦无至心逃避兵。
不玩道法贪治生。
搦心不坚还俗经。
八万四千应罪缘。
破塔怀庙诛道人。
打□铜像削取金。
未荣几时还造新。
虽得存立帝恐心。
十四变之时。
变形易像在金卫。
沙门闱城说经偈。
至著罪人未可济。
胡人闻之心恐怪。
将从群党来朝拜。
叩头悔过求受戒。
克肌克骨誓不退。
烧指练臂自盟誓。
男不妻娶坐思禅。
死为尸陁喂鹰鹯。
迁神涅槃舍利弗。
骨得八百升散诸国。
如此迁达离烦欲。
苦身求道立可得。
十五变之时。
西向教化到罽宾。
胡国相厘还迦夷。
侵境暴耗买育人。
男子守塞忧婆夷。
吾入国中作善词。
说化男子受三归。
渐渐诱进说法轮。
剔其须发作道人。
阳为和上阴阿尼。
假作父母度僧尼。
师徒相度理无私。
迁神涅槃归紫微。
四镇安穆和我神。
胡人思念长吁啼。
铸作金像法我形。
三时入礼求长生。
寂寂寞寞不应人。
低头视地仰看天。
大圣正真何时还。
十六变之时。
生在蒲林号有遮。
大富长者树提阇。
有一手巾像龙蛇。
遣风吹去到王家。
国王得之大叹吒。
兴兵动众来向家。
离舍百里见莲花。
国有审看一月夜。
王心恶之欲破家。
忽然变化白净舍。
出家求道号释迦。
五百岁之时。
乘龙驾虎道得昌。
汉地广大历记长。
三十六人计弟兄。
超度北阙云中翔。
新卢酒出俱行尝。
娥媚出边作细昌。
当此之时乐未央。
伊耶乐生寿命长。
六百岁之时。
一世以去二世归。
城郭如故时人非。
观者众多知我谁。
死生各异令人悲。
何不学道世欲衰。
踟蹰西北长吁谁。
伊耶乐生治太微。
-
前陈散骑侍郎刘府君墓铭并序
羡乎元族,厥裔彭徐。
膺灵启业,秉玺神书。
传符永代,独擅邦除。
先根氓主,末叶斯□。
可伤黔□,□愧皇墟。
古今乃异,盈长空无。
瑞□上纪,凡挟嚣愚。
昔食九土,昔食九士。
令□□□,所莅唯守。
所宰唯令,五等相仍,无期九命。
钦咨散骑,水洁璆辉。
州里崇仁,朝敦君子。
德俦菹溺,行侪□李。
文秀长卿,武该樊杞。
献秩孔臧,林茅悊士。
天禄阡沦,归□窀里。
岁月久长,靡言回纪。
-
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一
十一变之时。
生在南方阎浮地。
造作天地有作为。
化生万物由婴儿。
阴阳相对共相随。
众生禀气各自为。
番息众多满地池。
生活自卫由乘靡。
劫数灭尽一时亏。
洪水滔天到月支。
选擢种民留伏羲。
思之念之立僧秪。
唯有大圣共相知。
-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 其六
吾告时世人,修道宜殷勤。
恩亦不虚生,神明必报人。
昔有刘仲伯,精诚于道门。
勤恶使从善,岁会集群贤。
香火日夜勤,亦能感仓天。
命尽应当死,众神与表天。
三魂飞杨澌,七魄入死星。
右神削死藉,左神著生名。
伺命来极济,左相踏地瞋。
普告二十狱,拔出仲伯身。
三魂还复流,七魄还入身。
血脉还运转,百节方更坚。
面目更端严,肉骨更鲜明。
死臣三七日,寝尸还更生。
-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 其一
三十六宫主。
太上皇老君。
哀悯下世士。
垂神教世贤。
子欲修冥福。
先当体窈冥。
生时得尊贵。
不如过去荣。
仙驾龙车。
迎子游清天。
上登金楼殿。
坐卧虚空间。
行则飞仙从。
威仪上柱天。
朝登天东头。
暮到于天西。
戏乐九天外。
纵意极周旋。
驱使役百鬼。
总统于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