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兰室居士袁省掾

    张羽 〔明代〕

    弃官归去学寻真,有道何愁白发新。

    湖上寻春灵寿杖,松间对客华阳巾。

    佛书谩写缘修静,丹药频丸为施人。

    自愧后生无所事,也辞冠盖乞闲身。

  • 岘山

    张羽 〔明代〕

    苍山走南门,雉堞隐相并。

    明湖眇东汇,乱石皆北向。

    势如渴虹奔,饮首临巨涨。

    孤亭压其颠,洼石类盆盎。

    十手可对饮,斧凿自天匠。

    平生爱山水,脱身事幽访。

    落帆绝壁下,登探俯清旷。

    冥冥沙鸟逝,泛泛渔舟漾。

    崩崖露黄肠,云是古人葬。

    我闻襄阳山,兹名乃相况。

    羊公仁足怀,杜子功可尚。

    当时一跻攀,山势益增壮。

    愧我非古人,登兹独惆怅。

    且当随鸥鹭,散发凌浩荡。

    长啸天地间,身名两俱忘。

  • 小游仙四首・其三

    张羽 〔明代〕

    朝游碧海不骑鱼,凤引霓旌鹤引车。

    吟得《步虚》谁解和,归来闲倩少霞书。

  • 赠郑邴文

    张羽 〔明代〕

    两鬓星星小幅巾,苍松气节鹤精神。

    居常倒屣迎佳客,贫不将诗谒贵人。

    踏雪抱琴梅屿晓,典衣沽酒柳桥春。

    若非道眼高明者,谁肯甘心寂寞滨。

  • 林皋秋色图

    张羽 〔明代〕

    岩云拥轻素,红叶当风堕。

    秋色满空亭,无人来此坐。

  • 题画・其八

    张羽 〔明代〕

    涧路独行迟,闲云逐杖藜。

    欲寻泉落处,应祗野猿知。

  • 梅花初月楼歌

    张羽 〔明代〕

    吾闻仙人好楼居,乃在阆风之圃玄洲之墟。

    云窗雾阁千仞表,青天十二金芙蕖。

    风舟不可以径度,安能跨海骑鲸鱼。

    新安先生列仙儒,卜居半生茅未诛。

    晓携青鹿向烟雾,一径初入千萦纡。

    桃源忽向眼中见,风物但是秦人余。

    五丁何年斧凿枢,洞户夹立宁平舒。

    纷纷过客不敢有,山君守护烦呵嘘。

    先生结楼万木杪,迥如丽谯雄且孤。

    连峰忽断西南隅,开楼见月蛾眉初。

    梅花千树雪,不如飞觞醉月弄花影,炯然身堕白玉壶。

    侍郎结发读父书,十年闭楼山不看,一朝征起青云衢,佩玉日向君门趍。

    楼前梅花自开落,楼头明月还盈虚。

    南窗孤烛照归梦,觉来枕席非吾庐。

    且当致身佐唐虞,夔龙岂容混樵渔。

    长干美酒熟可沽,梅花如雪覆绿芜。

    神州月色天下殊,何用区区怀故都。

    花间卧月红□毹,人生花月何处无。

  • 韩介玉画为童中州掌教题(介玉乃张仲举门人)

    张羽 〔明代〕

    我识河东老词客,鹤骨伶俜长八尺。

    白头徒步拾公卿,人生变化谁能测。

    将军跋扈天为倾,公持寸管力与争。

    当时直气动朝野,至今文采传诸生。

    诸生白面今已老,三载儒冠空潦倒。

    罢归百事无所为,万壑千岩恣挥扫。

    丹丘玄圃落眼前,涧水松风鸣浩浩。

    由来绝艺出天机,肉眼纷纷争丑好。

    吴兴博士今郑虔,故山未归雪满颠。

    今年召对席屡前,蒙恩亲赐水衡钱。

    归来见画心茫然,拄杖欲问金华船。

    金华之洞小有天,下与五岳相钩连。

    初平炼丹去成仙,弟兄联袂风翩翩。

    洞前白石如羊眠,我欲访之何由缘。

    安得与子相周施,饥餐紫霞拾瑶草,石上一笑三千年。

  • 赠义兴宣疡医

    张羽 〔明代〕

    长桥下压蛟龙宫,岸上人家如镜中。

    道人卖药临溪水,医得青蛇是龙子。

    报恩不受千金珠,龙伯亲传海藏书。

    门前扶杖人如市,妙术何愁三折臂。

    燕支山前白草秋,冷入金疮泪欲流。

    安得金丹从尔乞,提携玉龙还向敌。

  • 赠四明袁生廷玉(儒而善相)

    张羽 〔明代〕

    和氏善相玉,楚人乃失之。

    后王不深谅,空沉沙与泥。

    方歅善相马,秦穆犹见疑。

    向无孙阳识,终与驽骀齐。

    人生穷达在用舍,吕公许负将何为。

    君不见淮阴饿隶封侯面,沛公不遇仍贫贱。

    又不见新丰孤客人莫顾,可怜未入常何荐。

    英雄不用则为鼠,燕颔虎头何足羡。

    袁生炯炯双瞳方,走马能识人中王。

    如何不带食肉相,一生奔走须眉苍。

    由来目睫不自见,何必借取青铜光。

    生云富贵不足取,我欲玩世聊徜徉。

    昔年夏统在京洛,不说姓名惟卖药。

    眼中不见贾侍中,小海歌阑风雨作。

    生乎生乎如其人,飘然东归东海滨。

    倘过鉴湖逢贺监,为报山人行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