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孙世节惠藜杖

    沈周沈周 〔明代〕

    孙子悯老蹇,惠杖若无杖。

    其轻犹握烟,且喜不压掌。

    七尺多臃肿,论重仅铢两。

    促节数三十,还复有一长。

    敢以照书燃,独任探梅往。

    暑雨地沮洳,出远步堪强。

    非惟借便健,颠踬有所伏。

    何以谢记存,小简附拙响。

  • 竹庵为毛太守题

    沈周沈周 〔明代〕

    卓立曾知抱节君,百年根柢渭川分。

    群居族属不易地,美质子孙皆有文。

    移榻清临冰簟月,积书凉护玉签云。

    摇环振佩琳琅处,未许人间俗耳闻。

  • 西川二首・其一

    沈周沈周 〔明代〕

    移家忽要离川东,自信何须问卜翁。

    七水大都如屋下,一山小半入城中。

    沙鲜近市柈多蛤,海气通村井或虹。

    有片閒心无所作,画图诗律两争工。

  • 蜀道兵兴闻徐遵诲往寻旧业

    沈周沈周 〔明代〕

    烽火西川万里馀,扁舟此别意何如。

    衰迟自可加餐饭,离乱无由数寄书。

    江上羁愁衣带缓,镜中勋业鬓毛疏。

    秋来无那多风雨,遥忆成都旧草庐。

  • 寄桑通判

    沈周沈周 〔明代〕

    驱驰一倅厌为州,归就高閒未白头。

    竹箧理诗春草乱,槽床听酒夜泉流。

    农桑旧课今家事,山水清谈昔宦游。

    因爱两湖风月好,近时知买木兰舟。

  • 速杨君谦石田记

    沈周沈周 〔明代〕

    山中有白石,广衍得数亩。

    坚瘠不可耕,无用实类某。

    朋从从加称,遂为石田叟。

    称者非誉辞,我亦甘其受。

    杨子许为记,其言食已久。

    往往人家见,篇篇灿星斗。

    一见一热中,意子独我负。

    札剑表心许,何况曾出口。

    得非以陋物,不足辱录取。

    碑有纪封禅,鼓有示猎狩。

    于此逆观文,或可假石寿。

    子文侔汉史,其传信无朽。

    脱使不多作,难保岁月后。

    恃子犹洪钟,应随大小扣。

    不应似生吝,吝生亏所厚。

    吾石能作言,将以子归咎。

    不闻诗所载,草木备群丑。

    不信石终遗,不遭点金手。

    遑遑日翘伫,拜嘉亦当有。

  • 留金仲和

    沈周沈周 〔明代〕

    脱叶莫能缀,折竹不能连。

    流光背人去,一去亦复然。

    酿酒岂无米,种米岂无田。

    岂有八十母,儿可离膝前。

    膝前亦顷暂,老者不少年。

    襄阳虽云乐,扶母难登船。

    襄阳铜鞮歌,白日花满烟。

    思家总多梦,母不在枕边。

    劝君母子勿相失看,取床头子母钱。

  •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乐出吴太史所和东坡先生清虚堂诗一韵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时天作小雪亦即兴奉同一首

    沈周沈周 〔明代〕

    长河水落浮浅沙,舟小客众蜂喧衙。

    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飘微花。

    老夫抱病久不出,岁莫瑟缩难辞家。

    荒郊寒风吹湿苇,落雁接翅随翻鸦。

    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著葩。

    蓬窗欲赏苦乏酒,觅火未便仍无茶。

    舟人却信我固吝,妇翁枉事伦何挝。

    诗喉无柰渴少润,秖累短发空搔爬。

    清虚高韵不可借,聊且试笔开烦嗟。

    匏翁三篇况在侧,宛宛玉气生高霞。

  • 碧溪见和亦答一首

    沈周沈周 〔明代〕

    髯翁能饮老无痰,风度词华种种堪。

    青紫尽推侪辈拾,桑麻聊就野农谈。

    浊醪累举觞成十,拙韵连篇和及三。

    此卷一时千载事,后人重展笑应含。

  • 喜张碧溪至

    沈周沈周 〔明代〕

    重子杖藜非厌贫,秋林红叶颇如春。

    交游未必在杯酒,正是老年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