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之奇的诗文
14 / 208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乙未除夕为稽古诸传未竣漫吟五律
岁云暮矣暮怀多,老病相从似小苛。
蒿目千秋供探索,抽思一管付编摩。
禹阴夙继无终食,汤日新铭有寤歌。
此际骊珠凭独采,人间驹隙漫相过。
半百明朝动晓晖,孤心五夜漫依违。
诗书旧业随荒旅,柳竹新阴护小扉。
忧悔何年真寡悔,知非有日更除非。
且从岁序时观我,长使贞人作遁肥。
颔下骊珠何处寻,灯前独对转沉沉。
然犀所见休惊怪,罔象相逢莫羡歆。
便使六经皆注脚,方知百世有同心。
请伊暂释怀中卷,糟粕安能尽古今。
岂谓前言即赘疣,薪传火尽倩谁留。
鬼神易泣鸿荒字,龙马难开叔季眸。
纸外馀声须嘿取,个中玄理赖冥搜。
此时再索衢花照,一室犹堪万古收。
眼中蜗触尚纷纷,谁使龙威出大文。
自古支倾凭异石,祇今收烬赖同群。
六三韬略人奚往,百二山河势几分。
且向车南留一指,终持冥北奉吾君。
-
或曰秋何思以厝五节而结是亭也又成五绝
秋思渐逐晓云空,秋梦还须夜月同。
从此香泉留万壑,每依霜木散馀风。
未必京泉遂可深,颇因空色自搜寻。
迎风小燕多端舞,吊月寒虫几处吟。
每当斜月到幽扃,几度临风拂翠屏。
三载天涯流恨水,百宜山下结愁亭。
竹影微摇秋露残,分明咫尺意中看。
倚棂目断如千里,罗袂无声一水寒。
茑附游丝一树牵,风飞木末倍缠绵。
久拚秋叶为双鬓,留取寒枝共百年。
-
九歌・其三 回首
青山兮尽日,晓夕成兮潮汀。
出门异兮风俗,所可同兮山青。
试骋目兮千里,杳冥漠兮林坰。
前峰递兮遥黛,夹道来兮近馨。
腾予策兮芳径,偃予车兮翠扃。
与烟鸟兮栖迹,朝松扉兮夜桂驿。
惟万木兮纷披,气高浮兮自泽。
破东日兮分苍,敛西霞兮继碧。
或黯淡兮异容,云片片兮巾舄。
冈峦合兮阴易生,溪谷深兮风雷窄。
雨后山兮更清,时变化兮惟百。
此其入眼兮如此,若言其愁人者兮不可绎。
溯登历兮指弹,分闽山兮千盘。
但驰心兮有格,云何步兮跚跚。
仰揭孽兮连峰之怪石,俯奔崩兮泻麓之哀湍。
下断桥兮树杪,横野渡兮根蟠。
忽瞻望兮屺岵,长胁息兮气乾。
尚慎旃兮行役,无自苦兮多端。
望此身兮山中人,强自排兮与愁瞒。
故山一天兮不可即,汀山有素兮聊与之安。
人亦有言兮山路险难,吾今矢歌兮薄自宽。
闻古人兮陟升皇而临睨,谁能无回首兮三叹。
-
司徒林忠宣公赞
五岭之南,百粤之东。
卓生伟人,林左司农。
谦卑以牧,允出自中。
直大而方,即赋乃躬。
脩髯广额,曰貌有颙。
我闻在昔,温厉安恭。
求诸今日,庶乎见公。
揆兹素履,表厥遗丰。
两仕为令,乐只何融。
四垣既历,正色何恭。
廿载家食,敦睦何雍。
形虽三变,道本无穷。
潜见飞跃,公其犹龙。
六卿晚陟,寅协载同。
帝嘉乃德,老成直忠。
归真反朴,急流维风。
云胡能此,至至终终。
呜乎太山云出,天下雨濛。
朝既嘉赖,乡复被蒙。
休休仪表,烱烱德容。
仪写人目,德留人衷。
衣裳我觏,佩玉其瑢。
赞以赞德,匪像是供。
兴歌赤舄,徒仰乌弓。
永言法则,世也其宗。
-
春风欲半李花尽白聊取一枝为桃增艳二首
李花白尽避桃嗔,春使妖红禁学颦。
雨后寒轻香自软,日中烟细粉初匀。
凄清影弄霜华旧,潋滟枝迎天气新。
寄语娇棠休更揉,当年素面果何人。
一片霜菲为我留,不须妆点溷清幽。
与桃相倚应同好,遣柳斜飞定独愁。
綵笔输他珠蕊艳,纸窗拚却玉颜羞。
尚馀无数伤春语,未忍花前尽索搜。
-
民风
中天而疆理,一道惟省方。
区土而习俗,群生必异乡。
悠悠天地情,上下日旁皇。
类气一以殊,渺如阴与阳。
华夷分厚薄,边腹亦低昂。
东西日出入,南北风柔刚。
天乃示民别,地因遂物长。
山川不相及,闻见各相妨。
凭私因怙执,伐异至胥戕。
郁郁牵文物,戛戛赴戈铓。
治忽介眉睫,千古共痍疮。
孜孜造化心,代乃降惟皇。
不惜一人勤,以作万邦望。
劳劳分燥湿,勉勉别井疆。
光天及海表,风动日休扬。
大哉君子德,吹万乃无旁。
云何叔季日,扰扰民与王。
偃草终何术,雌雄各自强。
吁嗟虞夏没,念此空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