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城八景・其二 绕窖棉阴

    郭之奇 〔明代〕

    玉川如带绕城阴,入眼丛青翠影侵。

    已淈污泥从水出,遥参碧汉倩云禁。

    连翩各有扶疏质,独立犹馀萧飒心。

    不信松寒非可并,多年海国挺孤森。

  • 鄱湖晓色

    郭之奇 〔明代〕

    点点云山在水旁,清沙碧渚侵晨光。

    西峰落月衔烟树,影到波心万顷苍。

  •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五 繇寺后上接引佛殿

    郭之奇 〔明代〕

    危阶根向青冥底,古刹烟浮淡薄中。

    鸟聚龙参真法界,泉飞竹舞下虚空。

  •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郭之奇 〔明代〕

    天上有物乎,吾不得而乞。

    天上有人乎,吾不得而亲。

    虚微髣髴,视之乃沕。

    抱一存真,强名曰神。

    犹橐犹籥,风卷云郁。

    天地不仁,刍狗是刜。

    和光同尘,众妙维新。

    圣人不仁,后身外身。

    外身而身存,身存而物宾。

    吾不知谁子,以天物为臣。

    金玉何足守,美善何足珍。

    有名之毋见,无名之始沦。

    非见亦非沦,玄玄万古屯。

    圣人不为目,人目乃圣腹。

    人目灿如金,圣腹浑如玉。

    天物自芸芸,吾以观其复。

    有者虽并作,无者终守笃。

    人生行世间,如车三十辐。

    有之以为轮,无之以为毂。

    为吾有身,大患相亲。

    及吾无身,何患可邻。

    身何可罔,宠辱休仗。

    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曰夷曰希,强名曰微。

    三者为一,妙玄乃归。

    深不可卜,以归神谷。

    得此勿盈,敦兮若朴。

    绝学无忧,弃智寡欲。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众人皆有馀,惟我存故夙。

    春台与众登,食毋真吾独。

    风雨非天质,清宁讵可溢。

    况复骤与飘,何以能终日。

    人心良亦然,失者同于失。

    馀食苟相矜,赘行难自黜。

    惟圣法天,天与道匹。

    孔德之容,既安且密。

    有物混成,其中窈谧。

    四大群游,众甫胥昵。

    行绝马车,止非宫室。

    开无关键,解无绳繂。

    知三守三,去三抱一。

    吾不知其名,自然之道毕。

    奈何叔季人,强为蜮中虱。

    始执躁轻心,究归奢泰术。

    神器走虚空,强为遭呵叱。

    安知天下毋,已先天地出。

    能为万物宾,天下安敢臣。

    奈何不祥器,而称君子人。

    以兵强天下,荆棘满其身。

    胜人虽有力,杀人人岂亲。

    将欲亲之,必与之邻。

    将欲邻之,必使其均。

    将欲均之,必与同贫。

    无争之宝,时解众颦。

    无名之璞,我将独珍。

    天之大象,与世俱屯。

    国之利器,非我得陈。

    天大王大,宜子宜民。

    王与天合,如露如春。

    天下之性,如车有轮。

    知足知止,非义非仁。

    无为无欲,谁喜谁嗔。

    无为而物归,天下何可违。

    无欲而人静,天下终自定。

    忠信薄于礼,道德如追蠡。

    将除愚乱因,应向薄华洗。

    万有生于无,万无归一柢。

    昔之得一者,仁义犹稊米。

    侯王孤寡身,玉石藏真体。

    道隐无名,德至无声。

    若昧若谷,乃冲乃盈。

    冲气为和,万物以成。

    知足之足,无寡无倾。

    牖窥天见,郊却马鸣。

    损之又损,无为无行。

    百姓之心,圣人之情。

    民注耳目,圣浑聪明。

    十三生死地,出死而入生。

    死生犹断绝,何况辱与荣。

    前之大笑者,毋为乱首惊。

    夫惟道德贞,以为天下正。

    天下多忌讳,首尾一身畏。

    民人多技巧,奢淫终日炒。

    利器转相誇,国家同怨嗟。

    禁之以法令,盗贼持柯柄。

    使我介然知,所戒惟施为。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好之在下,犹不可胜。

    好之自我,民胡不应。

    必也其圣,无欲乃净。

    生之畜之,万物所命。

    塞之闭之,光而不映。

    修之于身,天下以定。

    比于赤子,以柔握劲。

    至精至和,卒如本性。

    是谓玄同,亲疏孰竞。

    闷闷醇醇,不可歌咏。

    吾将从其后,与民相左右。

    根长而蒂久,能取复能守。

    嗟兹家国母,是曰乾坤友。

    治国如烹鲜,取下日趋渊。

    治大如烹小,流下时归沼。

    两不相伤,其德乃长。

    神鬼洋洋,降之百祥。

    两得所欲,其道乃笃。

    牝牡相浴,其人似玉。

    拱璧虽宝,不如此道。

    道维物奥,人宜德保。

    累土毫末,九层合抱。

    千里之行,足下非早。

    为大于细,图难于易。

    无为无味,乃无难事。

    修己以安,尧舜犹难。

    圣人无难,慈以胜残。

    慈故能勇,勇而不踊。

    执无兵捧,行无敌恐。

    下以用人,虽敌可亲。

    先人后身,万国皆臣。

    三宝惟吾把,不敢为先者。

    百谷之王海,以其善下也。

    使民复结绳,老死不相陵。

    甲兵无所用,舟车无所乘。

    使民复畏威,不言而自归。

    吾言甚易知,知者亦何希。

    不知知病,不病乃圣。

    圣人不病,民莫不敬。

    不争而胜,不召而应。

    天之所亘,民胡不定。

    天网恢恢,天道日回。

    抑高举下,损去益来。

    有馀不足,既覆始培。

    圣人胎之,使世皆孩。

    以柔胜刚,以弱胜强。

    处下曷殃,损馀曷伤。

    受其不祥,为天下王。

    执契司方,为天古皇。

    毋为大匠斲,以劳血指握。

    道本无名璞,人心方寸觉。

    五千牛背言,一画庖牺学。

  • 落花行二首 乐府

    郭之奇 〔明代〕

    春花春树本同阴,千枝万叶岂相侵。

    春风烂熳春雨淫,深红浅白共销沉。

    春条无数惹衣簪,春鸟连群散百音。

    红花抱春怨,绛唇零落倚青襟。

    白花横春恨,素面萧条拥绿衾。

    怨春恨春春日深,春光历乱倩谁禁。

    何处香梨光夜雪,谁家嫩柳映朝金。

    潜引游蜂情性出,细勾舞蝶梦魂临。

    东墙蝼蚁片花擒,强辞膻逐聚芳林。

    嗟兹微物逞春心,随意春情作羡歆。

    骚人搁笔自呜喑,肠断朝花拂暮琴。

    微闻花叹向春寻,及尔臭味同苔岑。

    花落花开成古今,谁能对此不花吟。

    红花初艳白花飞,每疑春色护红辉。

    白花飞尽红花稀,春色无聊自渴饥。

    不闻春色解歔欷,颇怪花颜别瘦肥。

    花开春已至,春为花主共依依。

    花落春将去,花无春伴独何归。

    春去春来若见几,花开花落恨知希。

    雒水津头悲游子,沉香亭畔念娇妃。

    多情细雨分朝霭,作意轻风网夕晖。

    眼看春色在春扉,将残未残百片菲。

    燕泥空思碧缃帏,蝶粉难粘浮坠衣。

    风光从我莫依违,暂时相赏孰相非。

    我能举笔向春挥,青帝东门日正晞。

    尽收红白万花馡,肯令三春笑客微。

  • 十四午烈日方中忽下小雹既乃继以阴雨

    郭之奇 〔明代〕

    万点潇疏拂瓦鸣,忽疑眼际变阴明。

    中元神鬼入炎城,飒飒风前叹息声。

    苍梧云色愁千里,春去秋来烟若水。

    草芳何意泫王孙,枫赤偏能惊帝子。

    举头北望见虞山,可有双娥在竹间。

    君看雨后千千泪,使人空忆断肠班。

  • 诸奚续采菡萏助华增艳感而再赋三律・其三

    郭之奇 〔明代〕

    出水红芳绝世姿,天然物色许谁窥。

    制衣人远畴怜惜,比面姝违几叹思。

    畏别伤离当此日,惊荣悼落且因时。

    如何灼灼青池艳,宁可萧萧白室私。

  • 乘凉

    郭之奇 〔明代〕

    绕室依神鬼,循阶仰日云。

    幽感馀声出,冥思索见闻。

    岩烟相洗发,檐霭借氤氲。

    长赊芳草色,虽少蕙兰芬。

    惜哉迟共玩,送失古人群。

    永昼司炎政,空庭散午焚。

    偶值南风拂,微凉送落曛。

    歌弦非吾望,要存心所欣。

    窈菲宵梦发,犹许夜魂分。

    采薜搴芙事,此中意独勤。

  • 百年一事

    郭之奇 〔明代〕

    百年一中许谁论,苦值三春不系跟。

    水鸟何心仍择木,林猿失步反居樊。

    风云腐尽天无路,雷雨冥时帝阖阍。

    若令鸿初知此意,悔教白日有黄昏。

  • 十七日立春寒山寂对微阳未舒诗以俟之

    郭之奇 〔明代〕

    寒山微吐色,呼春入旧年。

    三分匀面粉,一捻扫眉烟。

    汗漫流空碧,迷茫动窈玄。

    霞栖霜气入,龙隐雾光缠。

    将夕倍清迥,空华断复联。

    松阴飞翠羃,草甲润苔钱。

    月洞如堪倚,星岩似可穿。

    羁人凭远眺,东望久苍然。

    寸心千里外,双眼数峰前。

    春怀不敢后,山意乃能先。

    相看两无厌,相对转幽偏。

    伫俟阳和满,采芳尽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