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邓玄度长笛歌

    韩上桂 〔明代〕

    长笛长笛从何起,云是帝舜二妃相从到湘水。

    帝舜南巡妃且止,仙舆不还隔千里。

    二妃泣之欲从死,泪洒湘竹斑更紫。

    苦雾频侵恶霜委,时时刁骚聒人耳。

    偶然伐竹供椽使,置身却在柯亭里。

    陈留蔡子声差解,卧看窃叹奇如此。

    宁戚叩角居边鄙,卞和抱璞屈佩芷。

    世薄阳春歌下里,爱惜败纻裂新绮。

    玩弄不足知莫比,制以律吕中商徵。

    此笛一吹惊龙螭,波涛泱瀁风云驰。

    天吴髣髴啼小儿,东方老人攒两眉。

    陌头雉子雊且飞,梅花落片柳折枝。

    欲折不折垂青丝,将落未落琼瑶枝。

    岭外孤客久别离,愿随笛声到天涯。

    白云飞送山间之道路,辽远足力疲,魂乎归来何大迟。

    塞北有人仍久戍,谓汝羁栖未足虑。

    即今圣王脩战务,父若在边子可住,兄而不行弟当去。

    已别闾阎无却步,腔血一掬洒前路。

    子今何为徒蠹腐,兀兀残编无所措。

    高歌朗吟求自树,一言不合归如鹜。

    投冠辄咒为儒误,此笛何能代君诉。

    桓伊取弄失其度,为君折笛君莫顾。

  • 寄张绍和

    韩上桂 〔明代〕

    千年碣石有高坛,爽气遥临易水寒。

    尔自只轮当大队,予从下厩佐雕鞍。

    尊前剑解龙声切,雪后书迟雁影单。

    珍重斯文期砥砺,相思何独慰加餐。

  • 苏孺子汝载族弟也所居碧山去余乡五里而近孺子尝读书山阳双鹤来巢其举进士也捷至鳌跃于江诗以美之

    韩上桂 〔明代〕

    碧水碧山佳气含,青萝列嶂堆重蓝。

    桃村渡口花如锦,半浦珠光可恣探。

    百千年来有孺子,朗怀下照碧江水。

    读书十载山之阳,两岸松风常入耳。

    野鹤遥从天上来,数声嘹喨海云开。

    忽惊檐角巢新搆,柳丝盘结几徘徊。

    生雏两两俱飞去,在阴之和非无据。

    今年好爵似相酬,穿杨叠中人交誉。

    昨夜亲开汝载椷,友于喜气溢于函。

    榜书到日纷相贺,顾见金鳞跃碧潭。

    丈夫出处洵有以,虬龙鹓鹭乘时起。

    扶维转轴是何人,勿负旗峰一片紫。

  • 五惜・其三 惜遇合

    韩上桂 〔明代〕

    三惜曰:圣明在御,品物咸亨。

    龙兴虎啸,道与时行。

    有崎岖之贱士,独壹郁以伤情。

    其处身也寡营,其与物也无竞。

    巽让得之前闻,淡约出于至性。

    自言家傍南海,系溯安阳。

    五云曳采,北斗垂光。

    倚旗峰之峍屼,引珠浦之微茫。

    舞象之年,知名下邑,入洛之岁,偕计上方。

    梅花岭畔白如霜,杨子江头映绿杨。

    维舟建业看春色,走马新丰问帝乡。

    闻道天朝招俊茂,棘院森沉严昼漏。

    凌云杞梓并承斤,照日鹓鸾同入彀。

    效太平而献策,拟大宝以扬箴。

    将输负曝之缊,愿溉烹鱼之鬵。

    燕台雄骏似云屯,蹇驽何堪重价论。

    本期烧尾乘桃浪,岂知点额困龙门。

    辞阊阖以蓬飘,溯河淮而旅泊。

    题诗瓜步之亭,作赋荆溪之阁。

    文酒盛以相从,宾朋欢其共谑。

    弃九仞之成劳,希千秋之杰作。

    雕霞镂雪逞新裁,笔底琼花次第开。

    似从缑岭吹笙过,又向岷江濯锦回。

    弹宝瑟以干齐,服章甫而适越。

    虽工巧以何为,见趋舍之徒汨。

    玉为釜兮珠为粮,金作楫兮银作航。

    欲疗饥兮不可,思远涉兮何方。

    豫五起而不中,管三战而皆北。

    谅天运之多艰,亦人谋之近惑。

    日已迈兮月亦驰,虚盛际兮空含悲。

    求背城兮拾烬,顾然灰兮何时。

    惧此生之泯没,故数过而长咨。

  • 赠潮阳吴光卿

    韩上桂 〔明代〕

    我读适越纪,思君适越吟。

    越吟一声风飒飒,高山流水谁知音。

    钟期伯牙今已矣,劝君勿抚朱丝琴。

    急弦促节未易竟,相对浮云万里阴。

    严陵之风高可拂,洗涤蕴内除烦襟。

    羊裘大泽不复辨,惟见削壁两石欹嵚岑。

    潮水之潮何时还,落尽千山与万山。

    山山斗作芙蓉色,眼看壮士凋朱颜。

    三十六根连地轴,罗浮雁荡同跻攀。

    达磨手提一只屦,麻姑耳后垂双环。

    人生去住曾何定,四岭黄云春树暝。

    师门使火入虚无,列子乘风凌溟涬。

    吴歌白苧出兰房,越女采莲移暮艇。

    沉沉沧海起红轮,瞋目大叫云中迥。

    子今杖策跨崆峒,我将赤脚蓬山顶。

  • 同郭朝谔刘觐国诸兄饮潘明叔席是日洗鹏翼还南海

    韩上桂 〔明代〕

    三山宫阙郁岧峣,濩落空惭五石瓢。

    上客已归南海去,故人初散紫宸朝。

    瓜浮玉井香先袭,水落金盘冻未销。

    取醉不妨分掌液,帛书犹得到渔樵。

  • 宝剑篇谢袁观察聚霞公

    韩上桂 〔明代〕

    平生有隐意,未对时人说。

    閒居什袭藏,愁来翻自悦。

    心似残星明,气向浮云决。

    一日始觏公,冰霜当面结。

    爽气袭人怀,萧萧拂毛发。

    我言久困颓,欲去寻烟月。

    江山我主人,耕锄我故业。

    但采商山芝,不问汉廷节。

    公言勿遽然,且观隐见辙。

    渭水旧鹰扬,张良推汉杰。

    世事尚可为,岂必耽岩穴。

    予有一剑良,云是风胡挈。

    往常佩之从,东南营楚粤。

    播地幸已平,苗溪同震烨。

    今日把似君,迅扫风云裂。

    虔刀昔授祥,彼此相轹轶。

    君当善自珍,可以企前哲。

    我闻敬受之,意欣转畏慑。

    佛氏绍觉宗,传衣即传法。

    吾儒重契盟,缟带中情竭。

    似此神物投,何以继洪烈。

    千金尚可酬,壮志难消歇。

    郁怀且为开,懦情倏已撤。

    况奉干莫奇,昆玉坚可切。

    遂转固陋心,期以供磨涅。

    丈夫际艰难,剩此一腔血。

    向来未报恩,感激中肠热。

    潜见信有时,精光讵可灭。

    华阴赤土宜,拂拭敢自辍。

    愿言佩之随,出入防折缺。

    异时风雨吟,双龙忍轻别。

  • 赠康庄马太史游浮丘诗・其二

    韩上桂 〔明代〕

    仙人绛节霞为冠,盖拥芙蓉控紫鸾。

    言经五岭维珠浦,更访浮丘觅圣丹。

    丹山玄圃知非远,振衣原自蓬莱苑。

    旧人银宫气倍寒,今来炎徼风常暖。

    万里山河寓目存,千年洞壑从君选。

    似此幽奇世外宽,玉堂佳客每盘桓。

    瀔阳逸事光鸿业,太史新篇壮大观。

    入夏轻霞封野荔,木绵古木浓阴蔽。

    一笑豪情宇宙空,凉风习习生衣袂。

    君是天朝之贵臣,向日丹忱在捧纶。

    东南民力看将竭,一滴应沾雨露匀。

    岭海即今增胜概,藻雅风流追往代。

    若过南岳问祝融,两地烟霞谁是最。

  • 听何与洁吹箫

    韩上桂 〔明代〕

    若有人兮吹玉箫,音婉转兮思寥寥。

    临高台兮几弄,逐丹霞兮上飘。

    哀响入微兮意未已,激流风兮杳不知其所止。

    松韵高岩兮泉流涧底,漱冰肠兮洗烦耳。

    东家戍妇兮泪沾衣,西家荡子兮行不归。

    何处箫声绕长怨,霜露凛凛侵人肌。

    听之一曲犹未罢,中绝复起兮缭绕梁榭。

    无恨怨兮早朝,最好动人兮清夜。

    夜既阑兮香既残,拥云髻兮约双环。

    秦嬴已去不复返,徒有凤曲留人间。

  • 五惜・其二 惜志行

    韩上桂 〔明代〕

    二惜曰:披典坟以逖览,有往哲之高踪。

    太上禀德于天性,其次敛节于陶镕。

    恒履贞而迪吉,罔投径以即凶。

    何吾生之独闇,变往度而苟从。

    当其闻礼过庭,执经负笈。

    傍璧沼以栖迟,分藜灯而讲习。

    亦尝仰止高山,纵观大海。

    惕屋漏以兴怀,望尘纷而恐浼。

    岁月互换,轨辙多岐。

    珠以泥汨,金逐煅亏。

    厌守方之困束,乐放浪以游移。

    遂托意漆园,驾声柱下。

    等毫末于太山,喻万物于一马。

    认仁义为骈支,薄礼教为虚假。

    又况韵学染指,绮语驰情。

    将张末队,谋抗雄旌。

    屈宋供其驱策,崔张恣其讥评。

    遂谓吐凤未工,雕龙尚陋。

    花开花落,时赓野鸟之吟,云去云来,或代天孙之绣。

    钵响在而篇成,烛痕新而句就。

    于是豪心顿长,逸兴转浓。

    淋漓杯酒,跌宕谈锋。

    同座骇其论说,旁观哂其形容。

    崔瑗座右之铭,卫武初筵之戒。

    篑每隳于垂成,泉将沦于胥败。

    令遂往而弗还,诚不知其所届。

    嗟乎诡迹易炫,矩步难遵。

    木从绳则直,马受勒斯驯。

    诗书礼乐,总生人之布菽,滑稽放诞,实世道之荒蓁。

    用钩吻以延龄,借羊皮而补貉。

    愚夫且谓弗宜,智士而云可作。

    在昔周处,斩蛟誓志。

    亦有戴渊,投剑归义。

    闻微言而忽惺,受严规而靡弃。

    割积习之牵缠,證本来之清粹。

    并能流声史籍,作则士林。

    就当时而共啧,历异代以同钦。

    大道伊何,迷途未远。

    譬彼农夫,是穮是蓘。

    苟夜气之能滋,愿含芳于岁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