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新淦觞池寄孟宾于员外

    徐铉 〔唐代〕

    往年淦水驻行轩,引得清流似月圆。

    自有谿光还碧甃,不劳人力递金船。

    润滋苔藓欺茵席,声入杉松当管弦。

    珍重诗人频管领,莫教尘土咽潺潺。

  • 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 一

    徐铉 〔唐代〕

    亡羊岐路媿司南,二纪穷通聚散三。

    老去何妨从笑傲,病来看欲嬾朝参。

    离肠似线常忧断,世态如汤不可探。

    珍重加餐省思虑,时时斟酒压山岚。

  • 正初和鄂州边郎中见寄

    徐铉 〔唐代〕

    潦倒含香客,凄凉赋𫛳人。

    未能全卷舌,终拟学垂纶。

    故友暌离久,音书问讯频。

    相思俱老大,又见一年新。

  • 天阙山绝句

    徐铉 〔唐代〕

    散诞爱山客,凄凉怀古心。

    寒风天阙晚,尽日倚轩吟。

  • 赠浙西妓亚仙

    徐铉 〔唐代〕

    翠黛嚬如怨,朱颜醉更春。

    占将南国貌,恼杀别家人。

    粉汗沾巡盏,花钿逐舞茵。

    明朝绮窗下,离恨两殷勤。

  • 吴王挽辞二首 二

    徐铉 〔唐代〕

    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

    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此生虽未死,寂寞已消魂。

    (以上二首角《宋诗纪事》卷三。

    )(见《东轩笔录》卷一、《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六。

    第一首第四句「白草」二字,《东轩笔录》作「芳草」、《宋朝事实类苑》作「荒草」。

    )(〖1〗宋翟耆年《籀史》:「徐铉鼎臣从李煜归朝,为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

    太平兴国中,李煜薨,诏侍臣撰煜神道碑。

    有欲中伤铉者,奏曰:『吴王事,莫若徐铉为详。

    』遂诏铉撰。

    铉泣曰:『臣旧事李煜,陛下容臣存故主之义,乃敢奉诏。

    』太宗许之。

    铉但推言历数有尽,天命有归而已。

    其警句云:『东邻搆祸,南箕扇疑,投杼致慈亲之惑,乞火无邻妇之词。

    始劳因垒之师,终后涂山之会。

    』太宗览之,称叹不已。

    异日复得铉所撰《吴王挽词》,今传者二首云云。

    铉被诏撰《江南录》,故有『信书』之句。

    东邻谓钱俶也。

    」〖2〗望按:如《籀史》所载,知挽辞二首之作,已在入宋之后。

    以所涉李煜,曾是南唐之主,而徐铉生活于五代者亦四十余年,且《全唐诗》徐铉卷亦收其仕宋后篇什,故仍援例录补,俾成完帙。

    )。

  • 抛毬乐 一

    徐铉 〔唐代〕

    歌舞送飞毬,金觥碧玉筹。

    管弦桃李月,帘幕凤皇楼。

    一笑千场醉,浮生任白头。

  • 送冯侍郎

    徐铉 〔唐代〕

    闻君竹马戏毘陵,谁道观风自六卿。

    今日声明光旧物,共看旌斾拥书生。

    斩蛟桥下谿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

    应念筵中倍离恨,老来偏重十年兄。

  • 和萧郎中午日见寄

    徐铉 〔唐代〕

    细雨轻风采药时,褰帘隐几更何为。

    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

    多罪静思如剉蘗,赦书才听似含饴。

    谢公制胜常闲暇,愿接西州敌手棋。

  • 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闻燕王移镇京口因寄此诗问方判官田书记消息

    徐铉 〔唐代〕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

    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

    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

    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