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高舜穆宰瑞安

    吴俨 〔明代〕

    尝闻陶隐居,烧丹白云岭。

    所志在神仙,不落死生境。

    至今岭边人,相传事幽屏。

    出门见县吏,退避匿形影。

    君今往治之,顺俗须清静。

    勿求上官知,而乃事威猛。

    威猛民不堪,举目视前阱。

    譬如汲浅井,不烦用修绠。

    又如煮小鲜,不烦用牛鼎。

    鼎大火易燔,绠长势难整。

    清静两言中,味之觉隽永。

  • 秋夜雨止风作・秋阴初散雨初晴

    吴俨 〔明代〕

    秋阴初散雨初晴,飒飒西风夜有声。

    梦绕五云溪上路,不知身在石头城。

  • 景鸣和章欲任痴名予不敢许复次前韵

    吴俨 〔明代〕

    低头真合拜吾兄,兄自无言意亦平。

    地让一头明退舍,战曾三北敢称兵。

    亡誇为有予真妄,智欲成愚子不情。

    掷笔据梧聊假寐,令人千载忆庄生。

  • 浴凫

    吴俨 〔明代〕

    仙人王子乔,旧赐上方履。

    双双化飞凫,翱翔云霄里。

    吾凫居水中,只影不相比。

    春风杨柳堤,秋月芙蓉渚。

    新蒲细藻间,浮游复容与。

    朝在河之洲,暮宿渭之涘。

    孰云两胫短,竟不致千里。

    天然性好洁,日日浴不已。

    非是惜奇毛,不屑受泥滓。

    彼为稻粱谋,唼喋祸所倚。

    吾自爱吾凫,网罗知免矣。

  • 题画屏次国贤韵・其一

    吴俨 〔明代〕

    少年诵诗书,心恒慕伊周。

    蹉跎成老大,白发上我头。

    作羹不为梅,济川不为舟。

    金马石渠间,强陪英俊游。

    去年归故山,幸得两月留。

    坐石听啼鸟,持杯发清讴。

    岂敢肆雄辩,万物移春愁。

    自从到京国,仍怀杞人忧。

    故山不能见,画中容可求。

  • 用守溪韵送俭弟

    吴俨 〔明代〕

    布衣相见又空还,好去留心几格间。

    无月读书方就寝,有诗题石始登山。

    下帷董子宁思佚,运甓陶公不爱閒。

    自恨青春皆浪过,于今为尔惜红颜。

  • 和西涯先生拟卜居宜兴韵三首・其一

    吴俨 〔明代〕

    画船曾泊旧城阴,綵笔亲题汉上襟。

    梦卜敢忘明主意,登临不负壮年心。

    幽并客向沙尘老,湘汉人愁草木深。

    阳羡溪山真不恶,即今坡老是知音。

  •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东庄

    吴俨 〔明代〕

    东庄在东城,宛似江村里。

    翠竹护茆檐,柴门映流水。

    菱头初刺人,菱叶已零乱。

    试问采菱归,作蔬还作饭。

    主人爱此君,手植三十亩。

    明月落空庭,清风来短牖。

    地僻人踪少,溪深树影多。

    遥看泊舟处,斜日晒渔蓑。

    树影连村暗,荷香隔岸闻。

    移舟向南浦,惊散鹜鹅群。

    双井何人凿,村名今尚存。

    试看栏石上,或识汉文园。

    稻畦如矩方,畦疏收亦寡。

    从知道人心,不是喜圆者。

    春暖蚕初浴,柔桑绿未匀。

    小姬持酒果,来祀马头神。

    细雨红初熟,薰风绿满林。

    采时留几颗,明日饲山禽。

    上冈振衣尘,下冈恐还有。

    不识冈上头,能容结茅否。

    流水萦林外,回波绕槛前。

    天光与云影,不得直相连。

    垂杨夹古岸,容我寄轻舠。

    莫向江湖里,惊风挟怒涛。

    青青丘陇上,晔晔紫芝芳。

    众草惊秋色,云根不著霜。

    仙桂从谁折,桥名是处传。

    人言吴季子,家住水东边。

    家近神仙宅,苍松一径遥。

    閒来弄泉石,无意问参寥。

    古人已云徂,今人思继武。

    应知后来人,要以今为古。

    日暮荷锄归,就此轩上息。

    西畴犹未耕,迟我养馀力。

    煦煦依浮藻,遥遥避钓钩。

    濠梁隐君子,知乐不知愁。

  •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三

    吴俨 〔明代〕

    雅志在山水,所至辄搜奇。

    君山十二峰,高深孰似之。

    一峰留一月,周游岁为期。

    山花与山鸟,相熟亦相思。

  • 用韵荅白岩

    吴俨 〔明代〕

    谁说东迁意不如,青山重叠绕吾庐。

    可怜京国繁华地,还似江村水竹居。

    蛛网未应封笔砚,燕泥偏欲涴琴书。

    愿公广厦成千万,大庇穷人喜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