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少卿沈民望归乡祭扫

    杨荣 〔明代〕

    云间自昔多才俊,二陆文章著西晋。

    君家兄弟际明时,袖然并以能书进。

    文皇在御涣纶音,双凤翩翩入翰林。

    东观校书延誉盛,西清应制沐恩深。

    从此超迁登要地,讲殿斋庐常入侍。

    久官庶子辅青宫,新拜亚卿居棘寺。

    四朝宠眷岂徒然,染翰今踰三十年。

    曾奉圣言方逸少,还同笔谏效公权。

    优诏初承拜双阙,先茔祭扫归心切。

    祖筵群饯出都门,正是登高菊花节。

    九峰松柏秋容老,到日游观展怀抱。

    乡闾士子共追陪,见者争誇锦衣好。

    我念平生故旧情,聊歌长句赠君行。

    再三相嘱来须早,勉尽忠勤荅圣明。

  • 题孤峰叠秀图送太守况钟复任

    杨荣 〔明代〕

    东南名郡称姑苏,土壤深厚山萦纡。

    云中黛色接天目,天际江流潴具区。

    具区之中峙重屋,孤峰高瞰湖波绿。

    狮岩虎阜相蔽亏,紫翠浮光眩人目。

    此中佳景真如画,闾阎盛世涵清化。

    湖山处处有渔樵,陇亩人人乐耕稼。

    伟哉太守才且贤,悉心抚字今几年。

    锄奸击暴植孤弱,诗书比屋声相传。

    有时劝农行属县,露冕轻轩游历遍。

    村童野老竞欢迎,甘雨和风总如□。

    比来政誉何洋洋,喜看奏最朝明光。

    聊赋兹图慰离别,相期事业齐龚黄。

  • 孝友堂为吕尚书题

    杨荣 〔明代〕

    名家本出蓝田裔,积善生公庙廊器。

    堂中列鼎奉慈亲,膝下联芳见诸弟。

    公昔家居侍母傍,朝朝暮暮在高堂。

    清觞潋滟蚁浮蜡,綵服连翩雁作行。

    自从致身事明主,一片丹心誓相许。

    晨趋双阙列朝班,夕望孤云忆慈母。

    昨者承恩昼锦还,拥盖持麾西入关。

    咨询到处尽臣职,拜舞喜得瞻亲颜。

    春晖煜煜联华萼,鹤发庞眉宛如昨。

    埙篪迭奏承亲欢,自古天伦有真乐。

    知公禄养荣且丰,寿富康宁谁与同。

    作诗愿颂君陈美,芳声永世垂无穷。

  • 小画为韩院判题

    杨荣 〔明代〕

    君家画品世无匹,昨者沧桑忽相失。

    题咏空传名士诗,挥洒犹存伯兄笔。

    知君继志真才贤,故物忍令终弃捐。

    遂教好手巧为此,拂拭毫素生云烟。

    春山如黛春水绿,芳树重重绕华屋。

    杏花日暖卧狸奴,蒲叶风轻飞属玉。

    我亦平生林野情,忽见新图心目清。

    何时访君向幽处,一棹烟波江月明。

  • 题四景图・其四

    杨荣 〔明代〕

    寒山高百尺,老树傲风霜。

    更欲弹棋坐,秋声九夏凉。

  • 挽胡学士

    杨荣 〔明代〕

    阀阅簪缨远,才华自夙成。

    彤幡遗旧德,黄榜占魁名。

    卓荦金闺彦,瑰奇玉署英。

    谋猷膺主眷,风采照人清。

    得句珠玑粲,摛文锦绣明。

    词源惊倒峡,步武羡登瀛。

    共诧分莲贵,争传视草荣。

    铺张昭圣治,黼黻际隆平。

    厩马追星骏,宫衣叠雪轻。

    大官供膳美,内帑锡金盈。

    紫诰扬先泽,青绫直夜更。

    光华承宠渥,献替尽忠诚。

    清问临双阙,高名重两京。

    宸衷方倚注,薤露忽歌声。

    痛哭怜交契,追怀怆圣情。

    褒封增恤典,勋爵耀铭旌。

    旅榇孤舟路,乡山万里程。

    沧洲秋草碧,宰树暮云横。

    逝水空长叹,流年谩自惊。

    惟馀同列者,回首泪沾缨。

  • 瑞菊

    杨荣 〔明代〕

    草木应多品,均沾雨露恩。

    君家培厚德,异瑞兆秋根。

    可爱双花艳,宁知一萼分。

    合欢含细瓣,并蒂吐清芬。

    甘谷宜同美,东篱未许论。

    开时当令节,看处映芳尊。

    好客俱能赋,骚人亦缀文。

    羡兹霜下杰,种向日边园。

    对景葵心在,餐英蘖味存。

    流传誇众口,华采动词垣。

  • 竹鹤双清图为西杨学士题

    杨荣 〔明代〕

    脩竹琅玕直,仙禽迥立清。

    扶疏三径色,嘹唳九皋声。

    劲节风霜老,贞姿玉雪明。

    朝回宾客静,吟对独含情。

  • 题郑员外山水

    杨荣 〔明代〕

    江西名画史,曾说稚川贤。

    笔落天机到,图成景物妍。

    青山开第宅,绿树带云烟。

    有待閒居日,临风漱石泉。

  • 题江湖胜览

    杨荣 〔明代〕

    正是升平日,遨游属少年。

    琴尊三峡月,烟雨五湖船。

    紫陌联冠盖,红尘醉管弦。

    应知清兴远,踪迹遍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