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上藤

    顾况顾况 〔唐代〕

    空山无鸟迹,何物如人意。

    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

  • 题歙山栖霞寺

    顾况顾况 〔唐代〕

    明征君旧宅,陈后主题诗。

    迹在人亡处,山空月满时。

    宝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

    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

  • 送友失意南归

    顾况顾况 〔唐代〕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

    故国青山徧,沧江白发新。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 剡纸歌

    顾况顾况 〔唐代〕

    云门路上山阴雪,中有玉人持玉节。

    宛委山里禹余粮,石中黄子黄金屑。

    剡溪剡纸生剡藤,喷水捣后为蕉叶。

    欲写金人金口经,寄与山阴山里僧。

    手把山中紫罗笔,思量点画龙蛇出。

    政是垂头蹋翼时,不免向君求此物。

  • 露青竹杖歌

    顾况顾况 〔唐代〕

    鲜于仲通正当年,章仇兼琼在蜀川。

    约束蜀儿采马鞭,蜀儿采鞭不敢眠。

    横截斜飞飞鸟边,绳桥夜上层崖颠。

    头插白云跨飞泉,采得马鞭长且坚。

    浮沤丁子珠联联,灰煮蜡楷光烂然。

    章仇兼琼持上天,上天雨露何其偏。

    飞龙闲厩马数千,朝饮吴江夕秣燕。

    红尘扑辔汗湿鞯,师子麒麟聊比肩。

    江面昆明洗刷牵,四蹄踏浪头枿天。

    蛟龙稽颡河伯虔,拓羯胡雏脚手鲜。

    陈闳韩干丹青妍,欲貌未貌眼欲穿。

    金鞍玉勒锦连干,骑入桃花杨柳烟。

    十二楼中奏管弦,楼中美人夺神仙。

    争爱大家把此鞭,禄山入关关破年。

    忽见扬州北邙前,秪有人还千一钱。

    亭亭笔直无皴节,磨捋形相一条铁。

    市头格是无人别,江海贱臣不拘絏。

    垂窗挂影西窗缺,稚子觅衣挑仰穴。

    家童拾薪几拗折,玉润犹沾玉垒雪。

    碧鲜似染苌弘血,蜀帝城边子规咽。

    相如桥上文君绝,往年策马降至尊。

    七盘九折横剑门,穆王八骏超昆仑。

    安用冉冉孤生根,圣人不贵难得货,金玉珊珊谁买恩。

  • 悲歌 三

    顾况顾况 〔唐代〕

    新系青丝百尺绳,心在君家辘轳上。

    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

  •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顾况顾况 〔唐代〕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

    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

    萧寺百余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

    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

    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

    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

    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干连。

    阿若楚系简帛陈如,迦叶迦旜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幷普贤。

    身披六铢衣,亿刦为大僊。

    宝塔宝楼阁,重簷交梵天。

    譬如一明珠,共赞光白圆。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刚坚。

    野叉罗刹鬼,亦赦尘垢缠。

    乃致金翅鸟,吞龙护洪渊。

    一十一众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

    佛法付国王,平等无颇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权。

    玉堂无蝇飞,五月冰凛筵。

    尽力答明主,犹自招罪愆。

    九族无白身,百花动婵娟。

    神圣恶如此,物华不能妍。

    禄山一微胡,驱马来自燕。

    宛彼宫阙丽,如何犬羊膻。

    苦哉千万人,流血成丹川。

    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

    业风吹其魂,猛火烧其烟。

    独有丁行者,无忧树枝边。

    市头盲老人,长者乞一钱。

    韬照多密用,为君吟此篇。

  •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顾况顾况 〔唐代〕

    此琴等焦尾,此鹤方胎生。

    赴节何徘徊,理感物自幷。

    独立江海上,一弹天地清。

    朱弦动瑶华,白羽飘玉京。

    因想羡门辈,眇然四体轻。

    子乔翔邓林,王母游层城。

    忽如启灵署,鸾凤相和鸣。

    何由玉女床,去食琅玕英。

  • 春游曲 二

    顾况顾况 〔唐代〕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词先露,心诚貌却闲。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

    顾况顾况 〔唐代〕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

    阳潜地中,舒达句萌。

    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

    乃𪸕蒺藜,乃夷荆棘。

    乃繇彼曲直,匠氏度思。

    登斧以时,泽梁蓁蓁。

    无或夭枝,有巨根蔕。

    生混茫际,呼吸群籁。

    万人挥斤,坎坎有厉。

    陆迁水济,百力殚弊。

    审方面势,姑博其制。

    作为公室,公室既成。

    御燥湿风日,栋之斯厚。

    榱之斯密,如翼于飞。

    如鳞栉比,缭以周墉。

    墄以崇阶,俯而望之。

    矗与云齐,啸砆碔砆。

    藻井旋题,丹素之燝兮。

    椒挂之馥兮,高阁高阁。

    珠缀结络,金铺烂若。

    不集于鸟雀,绘事告毕。

    宾筵秩秩,乃命旨酒琴瑟。

    琴瑟在堂,莫不静谧。

    周环掩辟,仰不漏日。

    冬日严凝,言纳其阳。

    和风载升,夏日郁蒸。

    言用于阴,凉封飒兴。

    有匪君子,自贤不已。

    乃梦乘舟,乃梦乘车。

    梦人占之,更爽其居。

    炎炎则移,皎皎则亏。

    木实之繁兮,明年息枝。

    爰处若思,胡宁不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