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女陈若英

    郑文康 〔明代〕

    妾生未识檀郎面,妾貌檀郎未容见。

    两家名姓各相闻,妾始加笄郎突弁。

    阿翁读书官作郎,儿郎从之亲笔砚。

    寒灯暑帐不辞劳,饱学醉经将领荐。

    阿翁迁官向南返,子父相随共家眷。

    淮阴城下驿亭边,谁料因缘事成变。

    珊瑚枝向掌中折,道上人看泪如霰。

    青天白日愁无光,野魅山妖寒欲颤。

    铭旌高表异乡魄,襦裤空留慈母线。

    妾家遥隔西江水,讣入深闺心胆战。

    不知眼底有人间,望近黄泉离一箭。

    横插郎家双股钗,勇系兰房三尺练。

    但求同化穴中土,肯作孤栖梁上燕。

    从容顷刻毕此身,烈烈清风湖海遍。

    乃知天性无古今,尧舜涂人同一善。

    请歌女子若英诗,莫看太师长乐传。

  • 陈处士夫妇同日逝

    郑文康 〔明代〕

    出世不同年,谢世却同日。

    同心结生前,同归在兹夕。

    不作枝连理,定作鸟比翼。

    异彼中道者,去化山上石。

    纪载良可书,相期永无逸。

  • 飨余庵竹石・其七

    郑文康 〔明代〕

    疏篁非楚材,白石岂荆璞。

    一备任公竿,一充鹤鸣错。

    微物尚多庸,余生久沦落。

  • 与诸公酌酒

    郑文康 〔明代〕

    燕赵多豪杰,悲歌不暇裁。

    素知黄祖性,敢恃祢衡才。

    酒尽月将落,烛残风又来。

    下阶成独步,惆怅一兴哀。

  • 飨余庵竹石

    郑文康 〔明代〕

    父族本南山,母家在湘水。

    生儿有重质,清风满人耳。

    共言弗箫韶,终当柱下史。

    岁改色不易,世远质难糜。

    气与霜雪竞,寿与天地俱。

    丈夫在比德,焉能较微躯。

    卫风兴歌德,大易亦言介。

    德者寿之基,介内斯介外。

    此志谅弗渝,吾心久云泰。

    神禹斧凿旧,湘妃泪痕鲜。

    天地亦有穷,万物终化迁。

    但当遗形迹,留与作者传。

    此君君共称,丈人人亦拜。

    呼君复呼丈,尊异无或怪。

    声闻若踰情,谁能永多赖。

    嶰谷有佳种,荆山多异姿。

    路远人力难,造进不可迟。

    一朝幸入手,夕死复何辞。

    疏篁非楚材,白石岂荆璞。

    一备任公竿,一充鹤鸣错。

    微物尚多庸,余生久沦落。

  •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寄内

    郑文康 〔明代〕

    年年曾寄客边书,写尽真情只当虚。

    十纸到家无一答,恨人心性愿消除。

    故园归计屡蹉跎,不是狂夫薄幸多。

    山鸟报人泥滑滑,况闻江上有风波。

    寒家诸父挽宗孙,又与先人扫旧坟。

    莫听无稽长舌者,浪言身在百花村。

    百花村里锦成云,尽卖乌程若下春。

    白面书生今渐老,有谁年少肯留人。

    思家独上仲宣楼,何处青山是旧游。

    便觅鲤鱼先寄信,月圆时节大刀头。

    频年收得慰安书,画饼难充腹内饥。

    见说锦城无限好,锦城虽好不如归。

    闻君黑发渐成皤,谁信闺人白更多。

    唱惯阊门杨柳曲,无心来听扊扅歌。

    檀郎踪迹似风蓬,几夜因缘在梦中。

    不及天孙衾与枕,一年犹得一相同。

    一灯一影共成三,人问移天只自惭。

    近报归来非诳说,便从窗下种宜男。

    十年隔别面如瓜,无复容颜似舜华。

    只恐到门初下马,一天愁闷悔还家。

  • 览鉴

    郑文康 〔明代〕

    怕将明镜照衰颜,一照衰颜一惘然。

    尺颈渐长如瘦鹤,半头尽秃似枯禅。

    道逢远客疑非我,人困沉疴却是天。

    独有光明心一点,不随容貌变初年。

  • 读杨铁崖集

    郑文康 〔明代〕

    铁崖自许谪仙人,又说前生小李身。

    史册锋铓明日月,文章光焰射星辰。

    江州总管夸同榜,南国诸公识旧臣。

    只恐遗编千载后,存亡不及宋头巾。

  • 题周寺丞双寿堂

    郑文康 〔明代〕

    灵椿垂叶昼阴阴,下有萱花岁月深。

    堂上两人双白发,朝中一子万黄金。

    风流贺老仙人骨,书史曹家女士心。

    命服骈肩逢寿日,南山诗在为重吟。

  • 瞻王宪使遗像

    郑文康 〔明代〕

    少从故老问平生,共说当时最有名。

    铁面屡惊朝士胆,赤心频动圣君情。

    十年宪府如山重,三品官囊似水清。

    遗像虽无生气在,举头聊当识韩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