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鹫的诗文
6 / 188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丹霞十二绝・半山亭
百城烟水总波波,一个閒人此地过。
莫道閒忙分各半,上山人少下山多。
玉台频上不辞劳,晴雪和花拥毳袍。
紫石碧栏行坐稳,下方遥见谓孤高。
天空云海捲松涛,独往不知山路高。
百尺竿头谁进步,一门深入属吾曹。
一峰南面众流清,半角山光尽向明。
薇蕨不留夷叔去,萧条古道少人行。
千松千竹倚千岩,一石一泉成一庵。
尽道乘龙人去后,片鳞留影在山南。
般若虚舟列百珍,片帆无恙度迷津。
而今法海波涛静,犹忆当时秉舵人。
拟学飞仙念已灰,御风半月未归来。
老僧平地行偏稳,踏上丹梯日几回。
一半蹲鸱出懒残,炉头珍重许分餐。
榻边恰好容高卧,莫作南山泽豹看。
月窗半榻枕松筠,石上花开几度春。
山色不殊春梦觉,觉时依旧梦时人。
芳泉影里添千个,连璧堂前列万竿。
更把双松比孤竹,岁寒争羡弟兄难。
更上一层山外山,茶烟如缕出重关。
老僧记得同游约,缚竹悬梯待客攀。
龙尾招呼龙爪闻,下山十里又逢君。
何年突出拿空手,攫取丹霞一片云。
-
登海螺岩谒澹归禅师塔
孤峰巨石如巨屋,雨脚云头互翻覆。
海螺脱壳还太虚,五丁凿破混沌腹。
何人窣堵居中间,澹公白骨归空山。
天荒地老陵谷变,一道灵光长自閒。
忆昔崧台侍欢宴,耳边闻有金台谏。
手持白简批龙鳞,相公击出文华殿。
殿前贵人侧目看,大臣小臣心胆寒。
直道难容柳下惠,赤心剖出生比干。
一朝弓剑随龙去,天子蒙尘臣谪戍。
舍身许作寺家奴,孔孟伊周留不住。
雷峰老人双眼明,杀人活人不转睛。
浩气销磨客气死,长老峰头笑一声。
笑声落在黄金地,山魈木客争回避。
十方龙象一齐来,百万人天纷布施。
山前山后天雨花,苍松翠柏浑一家。
老人入山鼓掌笑,此地不愧名丹霞。
顽石点头不解语,澹公领话频频举。
感激雄州陆大夫,两人合作一枝柱。
宾中有主主中宾,卸担何曾见一人。
平湖路上翻跟斗,螺峰归去密藏身。
藏身何处无踪迹,寻师记得三生石。
绝顶浮图舍利辉,帝珠交映千山色。
澹公澹公将无同,相随去也空合空。
石龛紧闭未岑寂,隔江更有天然翁。
-
李广文苍水招游长乐留别山中诸子
吾侪生而有志在四方,胡越秦楚同一堂。
盛年负剑去乡国,纵横八荒周五岳。
君不见席不暇煖突不黔,千秋万古称圣贤。
我生恨不逢二子,负书担囊随骥尾。
骐驎局蹐同驽骀,老死枥下真可哀。
故人知我爱游走,远札招邀来谷口。
谷口秋高瓜满园,思量穷老终闭门。
今朝名山兴无那,东行路打罗浮过。
罗浮仙人为葛洪,相逢别去何匆匆。
临岐赠我双白鹤,千里高飞到长乐。
到时九月秋正寒,主人苜蓿供盘餐。
饱食登高纵归目,回首故山见茅屋。
茅屋中间有阿谁,因风寄语遥相思。
嗟哉人生岂得长麋聚,白日西驰水东去。
去矣乎,去矣乎,天生我辈无贤愚,圣贤不学皆凡夫。
凡夫圣贤何所学,觉即不迷迷不觉。
一朝臭腐化神奇,典坟丘索成糟粕。
我今垂出门,安知行路难。
百里半九十,前路何漫漫。
但须另刮一双目,别来三日还相看。
-
赠罗伟甫举孝廉上公车
君家兄弟吾老友,二十年前共游走。
乱离避地同鹿门,贫贱移家各株守。
大兄讲学述程朱,群季文章迈韩柳。
鸡坛竖帜不让人,莲社寻僧镇携手。
座中雄辨相发挥,肘后奇书互疑剖。
平生同学据要津,目送飞鸿未曾有。
须臾聚散等浮云,往事不堪更回首。
一年一别一相寻,壮志销磨貌衰朽。
老来匿影珠江南,枕流漱石临溪潭。
秋风吹冷破茅庵,仰天搔首霜毛毵。
故人惠我书一函,浣手拭目方开缄。
闻君柳汁湿青衫,鹿鸣宴罢控两骖。
旁观叹息真奇男,使我自笑还自惭。
旧游已贵高岩岩,刈蓍岂免忘蓍簪。
樗栎不材非楩楠,支离山泽分所甘。
长歌短曲凌烟岚,送君北上乘风帆。
长安春暖花可探,曲江酒酣乐且湛。
乘车戴笠各努力,他日相逢方细谈。
-
锦岩杂咏五首・看上门
入门有句客须知,举止抬头是阿谁。
霹雳一声看点额,不妨识得转身时。
莫道登山自不迷,路逢高处便须低。
凭将一具云霄眼,俯视下方齐不齐。
一念贪痴万劫饥,山翁何事不忘机。
明知信施难消得,日日城中乞食归。
石榻纵横长绿茵,枕边花发几经春。
五龙出蛰成仙去,留与岩头打坐人。
何年鬼斧斲嶙峋,石上犹存碧藓纹。
满眼青钱无用处,空囊盈贮锦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