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郊园小霁

    林大春 〔明代〕

    雨霁得凉风,花间过小童。

    龙吟苍屿外,鹤舞乱烟中。

    山简来应惯,嵇康懒更工。

    平生青白眼,独坐向高空。

  • 过孟子祠堂

    林大春 〔明代〕

    荒郊回首接滕阳,月下邹城孟子堂。

    井地如行今尚在,凶年重见可能忘。

    参天古柏森森静,拂涧青蘋冉冉香。

    千古太山瞻气象,令人空复忆宣王。

  • 游石华洞示季弟兼怀仲氏

    林大春 〔明代〕

    高云过天双白鹤,翛然长啸下寥廓。

    古洞春深积翠幽,碧玉清琼倚岩阁。

    俯视诸闽控九溪,未论君山与王屋。

    绝磴恍如陟剑门,涓滴翻疑通箭括。

    仙人已去鸾凤遥,丹室犹馀龙虎伏。

    忆我少时从此去,千里江山隔烟树。

    一别悠悠十五年,重来却记旧游处。

    汝今来游值我年,壮志直欲穷五原。

    我昔驱驰恣游衍,北走碣石西昆崙。

    此时远望东南下,名山大岳如云屯。

    却思此地岩谷好,忽怜故山最相肖。

    海上遥连阆苑高,人间更悟曹溪妙。

    与汝仲兄坐读书,渠时且长汝还少。

    汝今好游渠尚栖,两地相思不复疑。

    春来鸿雁纷北去,安得双翰一寄之。

    寄之将云何,临风感慨多。

    戎马关山堪涕泪,但逢幽胜且狂歌。

    狂歌涕泪两难分,念渠久已怀世纷,何当一出凌青云。

    须将手持九节杖,槌碎玉华石,五色炼散之,裁为锦织文。

    补仙裳,报夫君。

    兹山于我应有盟,他年挈以归沧溟。

  • 九日至罗浮偕同游历览诸胜欣然会心漫有短述留题石壁以纪岁月四首・其二

    林大春 〔明代〕

    九日登临愿不虚,问谁曾此谒仙居。

    皆云太守二千石,更有游人岁百馀。

    入地铜龙向天阙,腾空锦雀下庭除。

    荒碑梵宇多题字,不见当年御简书。

  • 悼刘山人二首

    林大春 〔明代〕

    年来叹离索,老至觉多愁。

    未遂鹿门去,翻从禽庆游。

    河流仍故道,草色自芳洲。

    遗恨先人业,魂消三径秋。

    嗜酒希杨子,家贫孰尔携。

    犹怀洪博士,频向小塘西。

    日午催酿黍,樵回问炙鸡。

    谁知忽异路,空有石门题。

  • 至郡得郑使君见寄之作有怅别之意焉因用韵答之

    林大春 〔明代〕

    名山有约已多年,迢递无由访葛仙。

    海日夜腾谈里见,洞梅春涌梦中悬。

    星垂佩剑催行色,风送征帆阻别筵。

    岂意卧游传丽藻,先收花鸟入新篇。

  • 西山初结小隐舍弟季子偕陈宋二贡士及萧赵诸亲友棹舟来访迟明别去有招予言归之意因成二首寄之

    林大春 〔明代〕

    小筑浑如戏,相逢却道真。

    系船桥间竹,入座雨随人。

    载酒东邻远,听鸡北望频。

    应怜交泰日,天末见垂纶。

    眼底都无碍,悠然见远山。

    山间田已绿,门外草初斑。

    化俗真何陋,浮生乐半閒。

    相招向城郭,未拟鹿车还。

  • 凤城春夜辱劳使君邀集于金山精舍别归却寄是诗兼以为谢

    林大春 〔明代〕

    玉树金城远市諠,画桥灯火使君轩。

    登堂乍解南州榻,入座频催北海樽。

    碧海龙蟠过夜雨,丹山凤啸起朝暾。

    平明忽挂归帆去,回首朱幡隔紫垣。

  • 苍梧九日偶成二绝・其二

    林大春 〔明代〕

    谁道一官清似水,虚堂犹自出樽罍。

    官衙况在山深处,不用登高便避灾。

  • 徂暑山行过临江宿熊氏池馆留题五首

    林大春 〔明代〕

    天南土风暖,入夏火云偏。

    游子忆赐冰,倦马思饮泉。

    高城俯清江,山路蜿以蜒。

    何不息尘鞅,愧彼衡门贤。

    频年道傍子,来往见骖騑。

    为问关南客,琴书今是非。

    晓露闻芳杜,初日试荷衣。

    不有城东社,安能忘遄归。

    四月黄梅雨,山亭水气凉。

    主人方岳长,家系出熊湘。

    昨年蒋诩归,三径招求羊。

    如何厌世纷,空馀水云乡。

    湜湜池中鱼,熠熠枝上禽。

    禽声一何哀,鱼泳如有心。

    犹记含环归,日暮听鸣琴。

    感此叹人生,胡为悲陆沉。

    夜临太玄宅,朝登文选楼。

    楼中书万卷,一帙涵千秋。

    楚史不可作,谁能读坟丘。

    嗟哉传经人,世业思箕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