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大春的诗文
67 / 78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又代钱惟重挽顾母辞一章
井丹亦有言,之子在江黄。
井丹过闾时,余亦浮荆湘。
云羽各差池,未获同登堂。
忆昔顾生来,明经谒未央。
生也奉檄归,江汉空相望。
怅余未云遇,神交千里长。
去年余西归,比邻接辉光。
每怀生也进,遥知母也强。
昨日闻报书,云已游大荒。
造物茫何意,孝子心苦伤。
井丹甫作诵,清风激中肠。
因之感聚散,不独悲存亡。
如玉惭徐孺,生刍聊寄将。
-
阅海观图聊效白沙体为董翁寿
庄生辞楚使,犠牛诚妙喻。
雄视天地间,何物入吾趣。
陈君表汉俗,盗贼宁下吏。
岂必登要津,方能化邑里。
天地贵长存,人生各有志。
日出沧海东,君为东海士。
问君胡不试,所志良在此。
海今亦有年,览君初度篇。
问君观此海,烟云几变迁。
请自今以往,观之变桑田。
衣食满天下,麟凤游人间。
画工知此意,画此寄高筵。
我为歌此辞,云飞海上山。
-
送麻正郎督饷辽东时辽东大饥
天意何荼毒,东人万骨枯。
君今出门去,残兵应待哺。
欲从东海籴,翘首隔天吴。
关门路一线,谁能飞万刍。
泉府良苦竭,江南亦荒芜。
主上眷东顾,治赋属吾儒。
嗟彼沟中瘠,饥溺予之辜。
谋臣乏长虑,俗吏厌良图。
所贵壮士心,舍命自不渝。
勉矣复何道,忠信以为躯。
-
秋日卧痾京邸与王郑二司徒论书时二君相继自吴中至
宿昔好奇书,家世本岭峤。
山中禹篆稀,海上羲文杳。
习静入山中,冥心坐幽讨。
风起珠林鸣,翡翠翔其表。
晴云泛溟渤,蛟龙浴仪曜。
感此悟真诠,因之契夙好。
一自出山来,公车待明诏。
朝游齐鲁郊,暮宿燕门徼。
前年西入关,京洛恣临眺。
秦迹访西华,汉图陟嵩少。
迤逦出商墟,谒我先人庙。
墓门有石碣,云是宣尼造。
文古苔藓深,读之泪盈抱。
心画良在兹,幽怀耿惟肖。
无奈白日驰,悒悒红尘绕。
有时忽乘兴,对客漫挥扫。
祇为舒沉郁,聊用资言笑。
岂知海内英,神交乃不约。
孔丛起西垂,邂逅咸阳道。
索我双素书,为我发清啸。
相思别后看,传家讵为宝。
舞剑两悠悠,飞盖何寥渺。
昨予自东还,二君并南召。
谷口意已真,会稽谅同调。
今兹明光归,相见各倾倒。
自言徵仲交,况慕祝京兆。
俗方右江河,君乃薄沈赵。
坐客尽惊嗟,病夫亦狂叫。
生绡蔼雾披,墨精纷日耀。
为君振脩翰,含情转悽悄。
因思造化工,为穷金石奥。
下及晋魏初,上乃彻轩昊。
史籀已雕凿,宁复论斯邈。
芝玉溯颓波,元常启末照。
嗟哉王右军,未免偏傍诮。
男儿自我作,何必师窈窕。
千古馀鸟迹,道合自然妙。
安得还此风,与子游浑灏。
-
孙比部以建言谪潮阳宾于小墅清夜相过感而赋此四首
青年抗疏动重华,万古纲常为汉家。
状貌张良成羽翼,才名贾傅出长沙。
承家世笃孤忠远,报国心悬白日高。
海上于今频北望,宸衷应已念西曹。
高卧清斋听晓钟,行吟双树寄幽踪。
今宵对尔青藜杖,它日应传白鹤峰。
吴越归来十载馀,乾坤空老万山居。
忽驰北海通家刺,欲效河汾诣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