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贤(原德的诗文
21 / 3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出金陵江口阻潮
匹马出金陵,冠盖杂途拥。
日落到江东,官舍颇清迥。
秋月当窗明,永夜霜气重。
孤榻不成眠,一雁度寒陇。
舣船欲渡江,潮势兼天涌。
须臾波浪平,百橹相曳踵。
呕哑响中流,举目神骇悚。
安得在周行,我命若胶巩。
-
和陶诗・命子
厥初我祖,始侯于唐。
升为天子,四表辉光。
豢龙陶丘,历夏迨商。
因而姓之,千载其昌。
惟纵既灭,秦乃代周。
历世隐德,贲于林丘。
龙颜奋立,乃止毒流。
伟哉司马,破代封侯。
祖含辅刘,风虎云龙。
山河带砺,懋昭厥功。
曰文而景,有光其封。
潭潭相府,迈于前踪。
根株既培,已茂其柯。
元鼎见削,户乃设罗。
惟运则然,岂曰自窊。
在晋中业,起我长沙。
呜呼长沙,乃懋厥德。
厥德不惑,受此方国。
王室赖焉,孰敢僭忒。
岂曰今人,古不易得。
世有显人,吾何为始。
伟哉武昌,遗泽千里。
皇考继之,载安其止。
仕路有声,闻过则喜。
瞻望前烈,予何能及。
艰辛备尝,未有成立。
矫性之偏,佩弦自急。
将类卞和,抱玉以泣。
凡事预立,学贵及时。
五官之职,在心曰思。
君子脩身,尚念于兹。
俨其敬哉,勿或怠而。
孔道如日,老庄爝火。
君子为学,取舍由我。
事亲之孝,曾子云可。
勉旃真有,何事久假。
人之良能,观此提孩。
伊既学矣,告往知来。
呜呼小子,尚竭其才。
尔不竭才,于我何哉。
-
和陶诗・劝农
夫古后稷,伟哉哲人。
树艺五谷,乃得其真。
教民稼穑,万世相因。
菜羹必祭,粒我生人。
舜有五臣,莫贤于稷。
躬稼既勤,庶类乃殖。
启我后人,服田力穑。
万世赖之,惟此艰食。
旦旦胥征,载隰载陆。
零雨既收,淑气乃穆。
布谷催耕,千耦相逐。
日既入矣,不遑归宿。
惟农之业,可以恒久。
贤者避世,亦惟耕耦。
嗟尔士女,尽力南亩。
租税莫逃,勿为游手。
力田乃丰,不勤则匮。
舍此为生,衣食何冀。
譬之学奕,而思鸿至。
俯仰之间,求无斯愧。
樊迟愿学,圣门相鄙。
士农异业,勿乖所履。
各思其位,莫出其轨。
农或士习,乃就厥美。
-
和陶诗・赠长沙公族祖
君子之泽,世远则疏。
岂不念之,同一厥初。
白日其晚,岁月云徂。
各慎其身,言莫踌蹰。
美哉轮奂,言考其堂。
克明厥德,如圭如璋。
宗族聚斯,永矣千霜。
祖武其绳,邦家之光。
前烈有训,善与人同。
寻此坠绪,障流以东。
古人高迹,邈矣桐江。
夫何今人,惟命之通。
在昔子骞,人无间言。
游于圣门,难为泰山。
所以回也,发此喟然。
凡我宗人,孝友为先。
-
和陶诗・咏贫士七首 其一
托身在何所,茅屋聊相依。
苔藓积行径,松萝带斜晖。
临流叹鱼跃,冲霄羡鸿飞。
飞跃各有适,吾今岂无归。
柰何拙生理,不免寒与饥。
贫者士之常,此事安足悲。
静观万物理,澄心坐南轩。
落英已满地,新蔬复盈园。
夜庭来明月,晓屋未炊烟。
轮蹄寡来往,简编复穷研。
君子能固穷,吾遵宣父言。
请看七十子,谁如回宪贤。
伯牙古贤士,高情寄孤琴。
子期匪常流,听之乃知音。
寥寥千载下,斯人安可寻。
浊醪谁与共,偶尔成独斟。
夷齐去云久,清风良足钦。
我今知所归,安此固穷心。
百步见秋毫,自昔称离娄。
未能若斯人,夙志那得酬。
酬志岂在目,心明万物周。
万物各有托,贫穷复何忧。
黔娄没已久,举世无与俦。
九原如可作,吾心安所求。
中心嗜编简,外物非所干。
家贫欣有子,身轻喜无官。
咏彼伐檀什,不能安素餐。
所以辞禄归,甘此饥与寒。
仁义存我心,长有好容颜。
富贵如浮云,悠悠讵相关。
人间利名场,纷纷如转蓬。
卓哉张仲蔚,身窘文则工。
闭户绝交往,相知独刘龚。
清谈夜忘寐,志意欣与同。
道腴有深味,何暇论穷通。
坚此平生好,旦夕期相从。
昔闻徐孺子,高风擅南州。
岂无倜傥士,邈焉无前俦。
所以陈蕃榻,不肯下凡流。
当时有高识,深为苍生忧。
亦欲回狂澜,斯志竟难酬。
吾生千载后,徒兹慕前脩。
-
和陶诗・儗古九首 其一
忆昔送君日,折赠门前柳。
黯然离绪牵,别来已云久。
嗟彼市道交,念此金兰友。
愿为秋暮期,同醉菊花酒。
古人重然诺,斯言莫相负。
相思意何长,相见情更厚。
世态趋炎凉,君心谅无有。
群凶窃汉鼎,炎运迄将终。
乘舆西播迁,纷然起兵戎。
夫何幽州牧,未忍同奸雄。
卓哉田氏子,独存忠义风。
奋身赴国难,宁顾前途穷。
归来毕其事,去隐深山中。
南方有玄鸟,隆冬穴丘隅。
春社甫云过,双翼仍北舒。
所之有定向,翩翩入旧庐。
但恐去岁巢,损坏不可居。
孤村朝雨歇,衔泥遍春芜。
殷勤在育子,返报当何如。
雨馀朝气清,登高览八荒。
安得如季路,去升夫子堂。
一一寻坠绪,吾意亦茫茫。
道妙不可得,空游文翰场。
光阴坐将老,倏忽在北邙。
古来歌舞地,禾黍互低昂。
未必雍门周,鼓琴得其方。
能令孟尝君,慷慨为悲伤。
吾非公子荆,为室亦苟完。
时复醉浊醪,无暇整巾冠。
箪瓢颇云乐,我心欲希颜。
白雪任来往,世好非所关。
玩兹东篱花,清兴发毫端。
怀哉太古音,有琴何必弹。
谁云荆枳丛,可以栖凤鸾。
天命人莫违,奚论饥与寒。
庭树一何茂,风霜忽来兹。
万物有盛衰,人生贵知时。
我欲登太山,临流玩清淄。
彼中多名士,欲往还复疑。
相逢不易合,路遥非所辞。
念此兴叹息,悠悠劳我思。
君子贵一诚,终身行不欺。
前修有正路,千载同所之。
筌蹄亦何为,得意已忘诗。
晓庭宿雨收,安坐养天和。
有怀未能已,悠然发浩歌。
古来贤达士,寂寂何其多。
商也乐圣道,心犹蔽纷华。
邈乎千载下,颓然将奈何。
尘事弗我婴,林间足优游。
缅怀我前人,雄才镇八州。
岂知门祚微,不能继风流。
岁月能几何,零落归山丘。
哀哉箕夫子,悲歌去朝周。
百世固相感,我心何所求。
作诗陶吾情,岂谓观风采。
所以句工拙,吟罢不复改。
鲁连耻帝秦,乃欲蹈东海。
顾我席上珍,不聘还相待。
思唯正路由,遁世夫何悔。
-
和陶诗・归田园居六首
我本无宦情,高兴寄云山。
农父相与邻,力田过年年。
撷蔬向前圃,垂缗傍深渊。
孰知沧溟波,倏焉变桑田。
怀彼陋巷人,未达在一间。
三径幸未荒,五柳罗门前。
孤松落晴云,茅屋生暖烟。
瀑布泻千尺,渺渺匡庐颠。
对之豁心目,逍遥有馀閒。
方寻点也乐,胸次何悠然。
携幼入我室,羸马脱归鞅。
顿忘尘俗喧,地幽无外想。
沮溺将并耕,荷筱亦长往。
日上松阴清,雨过菊苗长。
琴书聊可亲,但觉此心广。
力田躬荷锄,庶以除蓁莽。
野外尘事少,山中车马稀。
既去市朝远,还遂田圃归。
兰茝纫作佩,芰荷制为衣。
知己幸勿诮,从今与世违。
地僻寡来往,松菊聊自娱。
遂以林下室,号为逍遥墟。
既绝钟鼎念,兹焉甘索居。
夜月琴一张,春风柳五株。
醉卧北窗下,其乐复何如。
诗成留答和,吟咏趣有馀。
万事尽拨遣,此心游太虚。
轩冕岂不贵,斯志予久无。
悠悠南山云,可以清心曲。
何必如广受,然后始知足。
闷来酒一壶,闲来棋一局。
鸥鸟宜结盟,皓月堪代烛。
纵饮忘夜阑,不知东方旭。
井田废已久,平野皆阡陌。
力耕足自给,我心良可适。
床头浊酒熟,开樽醉月夕。
人生安得常,倏如驹过隙。
素心乐恬淡,不为外物役。
室人颇勤劬,明灯夜深绩。
衣食免寒馁,安敢望饶益。
-
和陶诗・桃花源
武陵桃花源,邈矣隔人世。
祖龙流毒深,秦人从此逝。
君臣道虽乖,父子伦不废。
桑麻接墟里,林泉任游憩。
奉先洁蘋藻,课子匪文艺。
永结比邻欢,夙驾久已税。
树颠有鸡鸣,花间闻犬吠。
柴门倚山开,衣服随身制。
物外自成村,世人孰能诣。
川平土气和,老稚无札厉。
草木递荣枯,因之验时岁。
禽鸟声相和,猿狖性多慧。
当时商山隐,同此远尘界。
仙源不易寻,白云重遮蔽。
渔郎独何幸,能造尘境外。
再访不可得,徒此感神契。
-
和陶诗・拟挽歌诗三首 其一
人生百年中,日月何迫促。
但恐无实行,后世不足录。
死生如夜旦,荣悴同草木。
昔闻子产死,郑人多巷哭。
惟知生时情,非望死者觉。
从今归大化,更无荣与辱。
役役久在世,此心何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