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贤(原德的诗文
6 / 3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和陶诗・拟挽歌诗三首 其一
人生百年中,日月何迫促。
但恐无实行,后世不足录。
死生如夜旦,荣悴同草木。
昔闻子产死,郑人多巷哭。
惟知生时情,非望死者觉。
从今归大化,更无荣与辱。
役役久在世,此心何时足。
光阴瞬息去,安得久举觞。
食味虽满案,吾唇不能尝。
但念琴尊友,何忍舍我傍。
名节幸不失,简册生辉光。
自惭吾之善,何以盖一乡。
寂寞泉台闭,长夜殊未央。
才看周六甲,素发已飘萧。
况馀几寒暑,不复恋乐郊。
空祝南山寿,南山自岧峣。
草木虽零落,春阳发枯条。
人没不再生,日暮还复朝。
日暮还复朝,逝者其如何。
魂气将安之,岂复还其家。
哀哀执绋人,薤露徒兴歌。
惟有清宵月,流辉照岩阿。
-
又和韵
懒将薄命市头占,才到中年便白髯。
绿蚁酒斟□一醉,玉浆瓜剖嗜多甜。
凉声在户风敲竹,疏影当轩月照帘。
可奈夜深浑不寐,小窗灯火究羲炎。
安分何劳把命占,渐看白发间苍髯。
蝉依晚树吟中乱,蜂采秋花酿后甜。
霜径菊香凝绿酒,月庭竹影上疏帘。
醉来高卧南窗下,不恋人间势位炎。
-
游大胜寺赓壁间诗韵
岚黛迢迢见鹫山,谁将一镞破三关。
暂留金界看云卧,谩倚珠林伴鹤閒。
烟外鸟依晴嶂下,溪头僧背夕阳还。
诸天礼处闻清梵,灯火荧荧紫殿间。
缓步溪行入暮山,欲从佛界息机关。
半窗明月吟初稳,一榻清风梦亦閒。
树杪云开看日上,篱根花落见春还。
焚香补衲生涯好,不许红尘到此间。
晓穿飞翠到灵山,花雨含香洒竹关。
林鸟不惊驯虎至,溪云长共老僧閒。
携琴客为谈玄住,拥盖人从听法还。
钟磬声残脩定后,万龛灯火绿萝间。
贝叶传经向此山,石门烟暖昼长关。
无生自得周身计,幻化浑如一梦閒。
春殿香云诸佛降,夜龛明月定僧还。
百花台上登临处,回首蓬莱咫尺间。
白云缭绕四围山,十里松阴始扣关。
石涧风篁偏引兴,云房清话暂乘閒。
山头野鹿衔花至,月下高僧洗钵还。
明发归程朝雨净,绀园回首翠屏间。
-
和陶诗・癸夘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其一
古来耕耨劳,秉耒身已践。
四体良亦劬,岁歉饥不免。
沮溺今安在,怀贤兴何缅。
我咏豳风篇,预立斯为善。
允矣人事勤,勿云天道远。
所以避世心,长往竟不返。
有酒斟酌之,此兴良不浅。
-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其二
山川恣游览,不归将安之。
行止任自然,何必有定期。
僮仆守成训,依然顺农时。
虽无盘杅铭,此心恒在兹。
归来对松菊,卮酒安得辞。
沧洲寻旧盟,鸥鸟勿相疑。
-
和陶诗・和郭主簿二首 其一
长夏罕人事,移榻坐柳阴。
清风时复来,为我涤烦襟。
因之步幽径,呼童携素琴。
雅怀当如何,在古亦若今。
留侯善藏用,高风吾所钦。
床头酒已熟,与子且共斟。
古来豪杰士,几人遇知音。
爱此林泉居,吾已投吾簪。
怀君对明月,情同江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