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宜庵为高都宪赋

    黄仲昭 〔明代〕

    都台有客人中彦,卓荦才华金百鍊。

    忠贞耿耿动宸旒,风裁棱棱肃邦宪。

    哲人所见殊非常,世事多与心参商。

    浩然归思不可遏,千里再拜陈封章。

    臣忝南台司宪纪,庶政皆归臣统理。

    设施容或乖其宜,罪虽有归臣实耻。

    老亲况复双龙钟,家无应门五尺童。

    臣沐隆恩归未得,故山回首情无穷。

    臣齿于今过半百,二毛渐觉秋霜白。

    疾病侵寻志虑衰,施于有政宁无惑。

    以兹三事恒自叹,公义私情俱未安。

    揆分惟宜置閒散,天恩倘许当衔环。

    圣主方求经济者,得士如公宁忍舍。

    公心不啻金石坚,丹悃重陈双阙下。

    帝曰卿才实有为,卿言恳恳难竟违。

    膝下许卿得终养,未许终老山中扉。

    纶音南来不信宿,拂衣一笑归乡曲。

    进退从容大义明,孤标真足扶颓俗。

    我位于公固不侔,我身自揣尤宜休。

    太息高风先著步,题诗送别令人羞。

  • 愚轩为高都宪赋

    黄仲昭 〔明代〕

    小智私以凿,民风日浇漓。

    狗盗鸡鸣纷变诈,神机鬼状争怪奇。

    南台都宪真超卓,铲采埋光全太朴。

    满腔真意与天游,半点机心无地著。

    世人竞谀佞,口舌如篪埙。

    宁为周御史,期期发忠言。

    世人多诡随,不异铅绕指。

    宁为柳士师,直道终如始。

    眼看薄俗恒自惩,开轩因以愚为名。

    如公岂是真愚者,欲与往哲同垂声。

    愿公无遽归乡土,尽挽民风复淳古。

  • 燕乐亭

    黄仲昭 〔明代〕

    蒋王祠下多游客,特搆幽亭庇休息。

    八窗嘉树散繁阴,四座奇峰飞翠色。

    元戎小队朝出城,酾酒椎牛来落成。

    绮席弘开纵欢笑,新诗迭唱歌太平。

    因号兹亭为燕乐,岁岁春风还有约。

    愿分此乐及苍生,尽挽疲癃出沟壑。

  • 石室小隐得草字

    黄仲昭 〔明代〕

    金谷繁华世称好,西风一夜凋零早。

    上蔡威权逼穹昊,东门黄犬嗟难保。

    卓哉罗君契兹道,名利场中迹如扫。

    石室巢云事幽讨,一榻清风小蓬岛。

    有时豪吟豁襟抱,山中万物经品藻。

    有时花前独倾倒,陶然一任韶光老。

    我昔躬耕南亩稻,心与乾坤同浩浩。

    年来苦被微名恼,玄发无情欲成缟。

    野马何年脱尘皂,同向云中拾瑶草。

  •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八

    黄仲昭 〔明代〕

    鸟道碧苔封,断桥芳草没。

    峰危似虎蹲,树古如龙屈。

  • 大雨雪六首・其四

    黄仲昭 〔明代〕

    赏雪尝新酒,同寅喜盍簪。

    跳珠初淅淅,飞絮渐毵毵。

    高论兼今古,清歌杂笑谈。

    老予悭饮量,今夕亦沈酣。

  • 送林尚和还莆二首

    黄仲昭 〔明代〕

    遥随大阮来京邸,家学渊源细讨论。

    逝水东流惊岁月,白云南望忆椿萱。

    关河明日成千里,风雨何时共一尊。

    相约曲江春到后,杏花深处候来辕。

    客窗灯火久谈经,几度阶前见落蓂。

    梦里老亲双鬓白,望中故国乱山青。

    一尊菊醑芙蓉岸,数幅蒲帆杜若汀。

    大阮青霄应惜别,龙门伫待驾风霆。

  • 送王主事世英还朝次翰林诸公饯别联句韵

    黄仲昭 〔明代〕

    安州我旧游,风景如看画。

    黉宫清绝隐林塘,别搆茅亭芳树下。

    诸生幽抱此倾写,舞雩咏归同雅雅。

    君拜新恩教此州,官清地僻心境幽。

    榱桷栋梁收拾遍,大手还修五凤楼。

    嗟我别来今几载,披图犹认旧沧洲。

    今日题诗送君去,明日空望停云天际头。

  • 游城南灵岩寺四首・其四

    黄仲昭 〔明代〕

    云岩一别几经年,此日重游亦有缘。

    祇树阴森寒带雨,涧泉澄瑩碧涵天。

    满窗风月供吟句,半榻烟霞伴坐禅。

    乘兴更登高处望,好山四面削青莲。

  • 游城南灵岩寺四首・其二

    黄仲昭 〔明代〕

    风景无端拥寺门,望中山色几重分。

    泉声满室长疑雨,树影当窗半是云。

    一派禅房依涧转,数声清磬隔林闻。

    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