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渐逵的诗文
13 / 91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苦雨四首
几日不出门,雨深草苗长。
麻豆既已荒,瓜蔬浑丛芒。
风云乃凝冱,日月失景光。
篁箨竞墙出,蜉蝣依砌上。
山村寡往来,浊酒聊慰赏。
虽无丝与竹,檐溜足清响。
延伫南屏侧,盼睐清溪路。
雨过新潦生,水深不可渡。
怅望萝山岑,漭沆谁能到。
忽忆岩下芝,萌折已滋茂。
梁甫兴啸吟,槃涧成寤寐。
多谢唐仙翁,无为阻吾驾。
霪雨侵我宅,不霁其奈何。
蛙声动四砌,垣牖化为坡。
藩篱既已撤,林木成一家。
青山匝四围,原隰潴陂池。
吾苗安可保,所望则已多。
常愿无饥渴,贫贱理则宜。
石渠纡远涧,水溢舟楫通。
乘之欲何为,驾言思我朋。
入市岂不遄,所忧在积阴。
风伯自诒阻,丰隆亦骄横。
旱潦多荐臻,咎徵复何从。
安得写我忧,杖策舒眺登。
-
避暑粤山中诸君携酒见访
满酌金华湘簟冰,欹枕翛翛玄思生。
青林不与溽暑接,好月故傍高台明。
自嗟真境少神赏,共拂丛埃凌太清。
醉来却怪洞天记,尽收乐处归荒冥。
上界仙人碧玉冠,共骑黄鹄跨青鸾。
羽侍霓裳深自列,钧天万舞恣相观。
豪生四宇千尊废,凉入诸峰彻夜寒。
月落河斜分曙色,却愁炎旭送烦喧。
-
谒大忠祠分韵得絮字
不识大忠祠,偶约城南侣。
怀贤一相访,晴旻敞高树。
断岸通寒潮,飞甍肃华宇。
忆读厓门志,因之揽双屿。
陆海翻鲸波,赵宋失其驭。
错落晨中星,飘泊风前絮。
荒碑不可觅,父老犹能语。
孤臣尚俎豆,敌国已非据。
丹扉驻黯云,灵旗带悲雨。
君看正气堂,千载谁为主。
-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岳麓斯文一脉长,圣贤宗派见朱张。
何时杖履同登眺,还向南山语对床。
自笑平生独好奇,廿年衡岳倍相思。
重期羽驭烟霞外,岣嵝峰头读禹碑。
万顷烟波杳洞庭,岳阳楼上敞虚冥。
扁舟何日遥相过,共看君山一点青。
直须多载赤壁酒,岂期同食武昌鱼。
数声铁笛沧江静,黄鹤归采共卜居。
太和山顶肃清真,七十二峰高压云。
天门晞发同翘首,九点齐州混世尘。
-
山中秋夜感兴
白日青天迥不沦,帝王中国自传神。
庄周万古堪长罪,幻说西方有圣人。
汉儒糟粕汨天常,寥落侵侵入晋唐。
至宝眼前浑不识,却从胡黠乞馀光。
云谷归来夜未央,绕篱黄菊映秋芳。
閒陪无极翁迟坐,风月满庭花正香。
击壤吟成梦已非,每因康节畅玄机。
閒随安乐窝边去,带得先天一片归。
洛源清彻溯明河,浩浩春风散碧波。
洙泗若为分席坐,不知颜闵竟如何。
壁立崚嶒万仞翱,伊川今古更人豪。
却怜逐影寻声者,浪说当年帽䇶高。
考亭一脉本轲丘,著作遥知为世谋。
却怪虚谈狂谬者,摘从枝叶倍寻搜。
大道人人本自存,每于居处得真诠。
不知扇颂缘何事,却蹈西方竖佛门。
万派源头一贯之,入门朱陆未应岐。
鸣冤定论浑多事,只向人间管是非。
台上阳春日半晖,石翁寻乐已忘机。
溪头忽遇程夫子,长笑吟风弄月归。
八百僧同了性缘,谁知行者得心传。
当时若解真空幻,碓下应须出圣贤。
了悟由来迥未融,须知外内本无空。
舞雩三省曾家业,到底何人得所宗。
六经群圣本宗元,派出新枝尽子孙。
翻笑世儒痴自异,错将苗孽作根源。
尽逃贤圣向禅求,杨简风狂更可忧。
始信象门山径别,卜商流派有庄周。
名利滔滔逝不还,是谁于此更开颜。
人间尽遂浮生乐,梦觉元来第一关。
学圣人人共一班,每当粘滞廓清难。
欲知跬步还千里,诚意津头仔细看。
此心通道更无穷,休咎由来应不诬。
此学千年多不讲,却从悬想着功夫。
圣门仁礼立双轮,表记檀弓语更真。
我爱关西传此脉,独将遗教觉斯人。
常于感应验中和,动处过时静亦过。
若是深居资讲说,岂知禅定有头陀。
威仪宣著有灵符,义理分明在扩充。
立本若为真自了,却如盆上觅栽松。
声音之学久相违,养德陶心自不支。
不见齐门驱御速,却于韶乐识婴儿。
-
题钟少参借湖亭四首
杨柳依依水拍堤,楼台相映碧云溪。
南来剩有湖山兴,坐数行人到日西。
山亭静倚湖之滨,晴光晦色俱相匀。
闲从花下一岸帻,时有好风来趁人。
借湖亭东孺子亭,望中一点递微明。
荃汀兰渚不可见,惟有落日烟波生。
筑石栽花自作台,迎风一面向湖开。
流莺语燕时相过,带得西山爽气来。
-
飞云顶再用前韵
沧海目初纵,清宵势欲临。
人间无此客,天下共论心。
闽越青还断,燕齐望更深。
却怜旸谷日,夜半照孤岑。
南极仙灵隩,幽跻得更临。
天应遗秘景,吾以慰初心。
密荫连云暗,分流赴壑深。
神游吾有纪,镌向碧苍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