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大相的诗文
177 / 17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子陵祠下再赋一首
吾观严子陵,岂缺经世务。
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
亲劳万乘问,不肯回头顾。
偃仰帝座上,卧起道情愫。
耕钓还越山,永绝弋人慕。
客星耿乾坤,钓台出烟雾。
溪碧澄人心,磴险难予步。
触物赏既多,怀人情亦屡。
寄言台下客,此非问津渡。
-
虎丘山作
涉江数百里,历览苦未厌。
饮水过南零,采茶入阳羡。
兹山隐平陆,彩翠扬芳甸。
周峙转绿畴,环流伏昏堑。
近瞩俯长洲,远眺纡吴岘。
灵閟迹多幻,精韬形屡变。
虎踞丘藏金,龙去泉沉剑。
崖坼涧无底,海涌流常溅。
触耳易骇闻,寓目非常见。
且娱耳目玩,孰资有无辨。
改步换丘壑,四时等游宴。
荒台麋鹿上,广石笙歌占。
解佩尽佳人,褰兰多秀彦。
别有幽深处,是为松竹院。
喧寂非一趣,静躁亦殊眷。
战胜貌自肥,道充物固贱。
寄言来游客,兹理可深念。
-
使过广陵銮江李季宣挐小舟载斗酒逆予于瓜步遂游金焦诸胜
别君才两月,思君已三秋。
我寻京口渡,君逆广陵舟。
隔岸吴山色,未到愿已酬。
况有故人酒,因之成胜游。
金焦两拳石,东控帝王州。
长风吹不去,惊浪没还浮。
城回碧嶂转,日照沧波流。
遂恐乘流去,去去访蓬丘。
北固时已暮,南徐不可度。
倒影入西池,东挂秣陵树。
玉岛暂栖止,松房尽临水。
涛声清客枕,梵响洗尘耳。
夜半坐矶头,江月映江楼。
天低若堕水,水碧涵天秋。
晚寻焦君迹,云霞似相识。
浥露采瑶芝,看松坐白石。
水底瘗鹤铭,求之不能得。
欲探骊龙宫,更烦象罔力。
招隐与甘露,相去不盈步。
褰裳往从之,飙车入云雾。
其馀皆小琐,不足烦回顾。
归潮信天风,三山近若空。
回望金银阙,恍在碧烟中。
此时与君别,分手类飘蓬。
天明挂帆去,云海意何穷。
-
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其三
忆我游天阊,结交青云人。
私心窃自许,积念在致身。
作者十馀辈,文雅皆等伦。
良时美嘉会,散步出城闉。
高言矫当世,逸气横秋旻。
聚散苦无端,为乐不及辰。
而我复远役,怀哉隔音尘。
永言保坚白,卒岁无淄磷。
-
新秋瀛洲亭上论学
金飙肇凉气,玉水涵秋霁。
华叶未随风,绮苔尚盈砌。
环流太液波,侧泻御沟汭。
危槛瞰澄瀛,周垣属云陛。
仰视孤鸢翔,俯察纤鳞逝。
蔼蔼玉堂宾,济济衣冠会。
瑶函抽妙义,银钥发清閟。
意入道源深,境寂玄关邃。
清泠涤我襟,夕爽飘吾袂。
逝川无息流,羲御不停辔。
请事颜公言,永怀隰朋愧。
-
送刘比部玄子往江北・其二
弱龄诵书史,即慕黄与羲。
谓由画象理,便可契希夷。
如何三叔世,法令日繁滋。
皇风久云歇,贞度亦已隳。
昔与子同舍,始识金科词。
虽则太平术,无乃德义亏。
勿喜轸余念,钦哉慎尔规。
衔章缉往宪,执狱噬前疑。
愿子崇明德,苍乳有遗讥。
-
赠四兄
桓山有四鸟,栖息同一枝。
飞鸣自相应,饮啄亦相随。
伯也忽先殂,仲氏念将离。
羽翼各自远,声影一何悲。
揽衣三叹息,觞至不能挥。
愿逐南云翔,送子返故栖。
昆山有良璧,连城剖见珍。
投君君不宝,委置同沙尘。
和氏既泣楚,蔺生复辞秦。
光辉常夜发,声价动强邻。
圣代饰瑚琏,胡弃清庙宾。
徒令被褐客,掩抑情不申。
愿言勿轻掷,识者需其人。
-
春日城南望春
春还都未觉,春事不相饶。
柳拂佳人幕,花停上客镳。
易牵芳草思,难度落梅朝。
迎暖浮杯蚁,辞寒减皂貂。
何由匹佳丽,车马洛城遥。
烟光蘋渚转,霁景杏园来。
流水看车度,芳尘避扇开。
花香连帐幕,草色映池台。
绮树催莺啭,长云送雁回。
深闺闭思妇,落尽后庭梅。
春色忽无赖,客心伤此时。
莺调传恨曲,柳挂断肠丝。
山霁眉新画,屏开镜乍窥。
池穿初出笋,窗袅寄生枝。
弦管涩难理,绮罗娇不持。
讵堪千里望,谁忍一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