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大相的诗文
24 / 17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内阁栽莲
濯濯新荷出波小,紫阁栽培值春晓。
移种疑从玉井来,托根偏向瑶池好。
预拟开花映玉堂,绝胜照水溢金塘。
风归渐拂亭亭盖,雨过初闻细细香。
阁内主人爱莲者,每道群芳出其下。
已添新水净淤泥,更着疏阑助潇洒。
旧种吾家绿玉池,淡烟微雨蒂双垂。
即此一茎栖瑞露,犹堪千叶上灵龟。
-
阅管中书紫宸宣对卷有感赋赠
丈夫遇合会有时,怜君工画复工诗。
数谒公卿无所就,频游京国少人知。
一朝召试金銮殿,公等何来晚相见。
画毕中官催进御,诗成内诏传清宴。
昨年天子好经术,词臣进讲无虚日。
出从台谏论安危,入与宰臣计得失。
犹有馀力及风雅,翠幄云楼两潇洒。
笔札小儒皆见亲,布衣贱艺还优假。
管生后来在众中,解衣盘礴对王公。
惊人诗句及绘事,往往落笔称才雄。
九重燕赉赐官爵,一旦姓名动台阁。
但知今日等荣华,谁识当年暂流落。
是时区生困羁旅,闻之自笑仍自许。
本持薄技亦蒙恩,况以奇策干明主。
兹来侍从文华直,见君凤沼开心臆。
幸逢虞帝正垂裳,更值殷王好恭默。
虎豹沉沉隔九关,无事经帷尽日闲。
卿相寻常稀召见,微臣安得窥龙颜。
吁嗟管生遇亦奇,主父买臣曾有之。
假令君才在今日,纵欲承恩何所为。
-
和韩昌黎石鼓歌
岐阳石鼓传周宣,神武尚纪中兴年。
抠衣曾肃文庙拜,访古更读昌黎篇。
车攻马同事已往,俯仰遗迹心茫然。
大小二雅不收载,纵横数石遗刻镌。
忆昔宣王按剑起,整顿周纲恢八埏。
南伐淮徐西猃狁,出车命将声喧阗。
天子明堂登玉帛,诸侯冠佩趋游畋。
于时岐阳纵大猎,前驱六马势腾骞。
戈甲照耀军容盛,从臣一一皆材贤。
不独清风能作颂,亦有羽猎如甘泉。
武功万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层巅。
龙画撑持结构古,螺书诘曲镵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岁,鸾漂凤泊沉荒烟。
祇疑鬼物为呵护,封埋古刻苍苔鲜。
文义颇类小雅作,字体翻从史籀迁。
六百七十有二字,纷挐螭虎握玑璿。
年深缺划固不免,奥义高文止半全。
章樵考正力颇苦,薛郑音训心仍虔。
曩时韩公称好古,低徊石侧涕沦涟。
摩挲铜狄叹岁月,剜苔剔藓细品诠。
发为歌词极赏识,今文古文相并悬。
陋儒褊迫不解事,虚令世代差讹传。
隋珠几同鱼目混,和璧翻成燕石捐。
五帝存亡皇有无,峄山梁父几封禅。
神禹丰碑閟岣嵝,轩黄宝鼎沦伊瀍。
犹幸此鼓在人世,晨星累累映奎躔。
岐山较猎或代有,左氏编年岂误沿。
吁嗟此石何从得,自岐徙洛复入燕。
置之辟雍戟门里,衣冠讲解得究研。
予生际此不恨晚,至宝及睹周秦前。
方今宇内幸无事,嘘吸皇风万里旋。
诸生盛讲中兴事,朝士争歌雅颂编。
镌功勒成告下土,愿比成周致太平。
-
三家兄平明发舟归□川别后寄此
扁舟石门里,双棹荡孤烟。
日夕望江树,彷佛见□川。
原上鹡鸰沙中雁,一水相连不道远。
稚子早攀岩桂待,行人独忆云松返。
惜是东西南北人,十年漂泊尚迷津。
平明送兄返田舍,薄暮思家泪满巾。
-
题黎惟仁对江楼
江上春云散春渚,为楼恰对云生处。
有时欹枕听涛声,长日褰帘望江树。
楼居仙子何所有,万卷经书一壶酒。
胡床箕踞少人事,满目烟霞但搔首。
江水东流绕越台,珠溟穗洞差参开。
闲呼江鸟过朱槛,坐引江花泛绿醅。
楼有江兮江有汜,思佳人兮不能已。
江月明兮谁共登,江风起兮君独倚。
清响云中读楚骚,琼窗偃卧江天高。
楼前岁岁桂花发,愧尔篇诗江上豪。